天體物理學家祥解"可居住"行星 "移居"為時尚早

GI581C是人類迄今發現的第一顆“可居住”星球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以及瑞士和葡萄牙的相關研究機構同時宣佈,一個由上述三國研究機構天體物理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在距地球20.5光年處發現了一個與地球條件相倣的“可居住”行星。

對於一直渴望在宇宙中找到其他生命的人類,這無疑是一條振奮的消息。頓時,媒體紛紛報道,有人幻想人類有朝一日能夠移居到這個“超級地球”上,也有人說這一星球是否存在都是未知數。

事實究竟如何呢?為此,《國際先驅導報》專門採訪了此發現的參與者之一,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天體物理學家德爾福斯先生。

GI581C的存在確定無疑
第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德爾福斯是個嚴謹謙遜的人。當記者說有人對這個星球是否存在仍有疑問時,他非常肯定地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目前對這個星球的了解確實還有很多未知數,但這個星球的存在卻是毋庸質疑的。”

他向記者詳細介紹了發現這個星球的過程:三年前,正在他輔導下準備博士生論文的學生,也就是目前在葡萄牙天文中心裏斯本天文臺工作的法國人邦菲斯首次發現紅矮星GI581的運行軌道和運行速度有微弱的變化,並由此推斷這一現象是由繞其運轉的行星的引力造成的。德爾福斯先生在驗證後,又將這一發現告訴了瑞士日內瓦天文臺的馬約爾。後者在天文學界享有很高聲譽,正是他在1995年發現了太陽系外的第一顆行星,從而使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有了重大突破。

隨後,來自法國及瑞士的11名科學家組成了研究小組,正式開始了對GI581的探索。2005年,這個研究小組發現了GI581的第一顆衛星,其品質與海王星相似,繞GI581公轉一週的時間是5.4天;隨後,他們又發現了一顆品質是地球8倍的行星,它繞GI581公轉一週的時間是84天;最後,發現了這顆“可居住”星球——GI581C。

德爾福斯特別強調說,三年來,他們經過50多次的觀測和反復驗證計算,已經完全確定這顆星球的存在。對於沒有“親眼”觀測到的原因,他解釋說:“目前的觀測設備還遠達不到這個水準,但我們根據GI581運行軌道的偏離程度、速度變化及週期準確計算出了對其造成影響的行星的品質和與之相距的距離。”

是否“可居住”還不確定
對於“可居住”,德爾福斯解釋說,這顆行星的品質大約是地球品質的5倍,從其品質分析,它的構造應該與地球相似,其表面或者完全由岩石或水構成,或者兩者皆有。此外,從其與紅矮星的距離計算,它的表面溫度應該在零攝氏度至40攝氏度之間,適宜生命生存,並允許水以液態形式存在。因此,從可能有堅實的陸地、液態水和適宜的溫度等條件,他們推測該星球“可居住”。但這僅僅是一種推測。因為,就目前的技術手段,他們還無法知道這顆星球的大氣層情況。

德爾福斯風趣地說:“也許在15年或20年後,人們會驚奇地發現,這顆行星根本無法居住。”當記者問為什麼要等到15年或20年後時,這位專家說,這顆行星在茫茫宇宙中就像一粒微小的細沙,直接觀測到它需要直徑至少為100米的天文望遠鏡,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美國夏威夷的凱克天文望遠鏡的直徑也只有10米。就目前的技術,人類還無法製造能夠滿足這一需要的天文望遠鏡。

三五年內將有更多發現
德爾福斯介紹說,至今,科學界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3顆與地球相似的行星。第一顆是美國人于2005年發現的,其品質是地球品質的8倍,但由於它與環繞公轉的紅矮星太近,因此溫度太高;第二顆是法國人于2006年發現的,它的品質是地球品質的5.5倍,但它與環繞公轉的紅矮星太遠,溫度太低。他們發現的GI581C是第三顆與地球相似的太陽系外行星,但它的溫度適宜,因此,也是人類迄今發現的第一顆“可居住”星球。

這位專家表示,其實,在宇宙中,與地球相似的太陽系外行星,甚至“可居住”行星有千千萬。他肯定地說,在三五年之內,科學界就能發現很多很多。

人類“移居”為時尚早
對於人們“移居”到“超級地球”的幻想,德爾福斯笑著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且不考慮‘可居住’性尚不確定的影響,僅從距離來看,即使乘坐目前最快的宇宙飛船也需要數十萬年的時間才能抵達。顯然,這只是人們的幻想。”

不過,德爾福斯也不乏想像地說,人類的創造能力是不能低估的。也許在若干年後,人類會發明更快的運輸工具,相比之下,今天的宇宙飛船也許就像一隻疲憊不堪的蝸牛。

“實際上,GI581C是地球的近鄰。如果將銀河系看成地球般大小,那麼,GI581C和地球的距離僅為2公里,這樣距離的兩戶人家簡直就是一個村子裏的近鄰。”他幽默地比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