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在太陽系外圍發現的星星2003 UB313,去年九月英文命名為Eris,近日確認中文命名為「鬩神星」(鬩音同細,失和爭吵之意)。此星的發現,導致去年八月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改分類為矮行星。
直徑比冥王星大
鬩神星因直徑比冥王星大,一度視為太陽系第十大行星;天文學家原已在考慮冥王星地位,鬩神星一被發現,天文界終於正視「行星」定義,去年八月國際天文聯合會決議將冥王星、鬩神星與穀神星同列為矮行星。
台北市立天文館指Eris是希臘神話的「紛擾女神」,不少天文迷以此為據亂命中文名,如惡女星、失和星、亂神星、擾人星等。日前由台灣天文學者組成的「中國天文學會」,通過兩岸天文名詞審查委員會建議,決定與中國同步命名為鬩神星。
鬩神星小檔案
直徑:2400公里
質量:1.66×1022公斤
位階:和冥王星與穀神星皆屬於矮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