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製弓箭獲賜張 家譜多沿用此說法 姓氏有源

姓張的人向他人介紹自己姓氏時,都會說“我姓張, “弓長”張。

張氏始祖張揮正是弓矢的發明者,但有人說張是黃帝之子,也有人說他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子,即黃帝之孫。

《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急就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有關姓氏學的史籍記載雖稍有出入,但都主張揮為黃帝之孫,其稱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造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后世張氏后裔所修張姓族譜、張姓家譜多有沿用此說者。

張揮是官名為弓正(監管製造弓箭的官),他夜觀弧星,看見弧矢九星在天狼星東南,形狀彷彿天之巨弓,矢鏃正對天狼,于是受到啟發,創製弓箭,被賜姓“張”。

最早產生姓氏之一

“張”字本義為弓上弦,引申為開弓、長弓,與官名 “弓正”及古星名“弧”均密切相關。

張氏還有一支是以祖輩名字為姓氏的說法。春秋時晉國有解張,字張侯,其后以祖父字為姓,從此晉國世代有張姓。公元前403年,趙、韓、魏三家瓜分了晉國后,張姓人口也隨之分散于三個諸侯國。這兩種說法都為張姓的起源、繁衍至今第三大姓做了說明,一是張姓歷史久遠,為中國最早產生的姓氏之一,而且相當受重視。

在原始氏族社會,狩獵為人們謀生的極為重要的手段,弓矢的地位與作用可想而知。在當時,少皞的東夷部族宗支繁衍很盛,遍及今山東半島、蘇北與江淮之間廣大地區;相傳商朝部族就是它的直接后裔。

二是張姓分佈很廣,晉國有此姓,隨著三家分晉又遍及趙、韓、魏三國,即今華北、中原廣大地區。

還有不少人被賜姓改姓張;如三國時諸葛亮就賜龍佑那為張姓;曹魏大將張遼,原生聶,后改姓張。非漢族人改姓張的也不少。金朝特嘉氏,因世代住在張皇堡,便以張為姓。元代蒙古、色目人有不少改姓漢姓者,往往擇漢人大姓改之,也為張氏擴充人口。

華夏大族遍佈世界

張氏是華夏大族之一,人口近一億,遍布世界各地。

移居海外的張氏,現主要分佈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美、英、法、澳洲、巴拿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

說到張氏祖根在哪裡?有的說河北清河,有的說山西太原,有的說河南濮陽,張姓源于濮陽。其他地方只是支脈。

張氏的得姓地望,以及得姓始祖揮的活動地區,文獻上沒有明確記載,只能從揮的父親玄囂說起。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意思是說玄囂降生在江水,封邑在青陽。江水在古代江國境內,就是今天的河南息縣。但玄囂的降生地與揮的活動地域關係不大,玄囂的封邑青陽大約是揮成長、活動的地方。

“清”和“青”兩字古代通用,古代又以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因此,人們認為,青陽,就是清水的北面。

古代的清水有兩個源頭,一是今河南省獲嘉縣北黑山,一是今山西省高平縣,被人們稱為張姓的兩個起源地的河北清河和河南濮陽,都屬古代清水流域。只不過清河在下游,濮陽在上游。

因此,張氏得姓地望包括河北清河及河南濮陽,張松泰指兩地相隔不及100里,才會出現兩個發源地之說。

冀更多宗親加入公會

成立才4年的雪隆張氏公會,希望更多張氏宗親加入陣容。

該會署理會長張松泰聯同公會理事接受《中國報》訪問,這么指出。與會者有副會長景榮、木華、觀瑞、財政仕和和秘書仲墀。

他說,該會成立于2006年,目前擁有逾百位會員,當前最大計目標是招收更多會員,和籌建會所。

“本會吁請雪隆張氏宗親加入本會,一同擴大會務。

總會設網站加強聯繫

世界張氏世界張氏總會立于2003年9月19日正式成立,也創設網站www.worldzhang.net,讓宗親加強聯繫,互通聲息。

另外,張松泰指世張將于明年6月在馬六甲舉行第五屆懇親大會,希望雪隆地區的張氏宗親都能一同參與。

他說,世張網站擁有許多與張氏相關的資訊,張氏宗親可瀏覽該網站,獲得各種資訊,如認識張氏淵源文史和世界張氏資料等。

“年輕的張氏也可上網,瞭解本身姓氏歷史和現今情況。”

後裔多屬軍事之家

張氏始祖是弓箭的發明者,他的部族又以製造弓箭為業,后裔多往戰事方面發展,可說是“軍事之家”。

雪隆張氏公會署理會長張松泰指出,在古代,張氏多為文成武將,對軍事有一定貢獻。

他說,張氏祖先最高職位,曾當上唐朝宰相,即是張九林,只差沒做過皇帝。

“大馬張氏氏主要來自福建省和廣東省,福建省張氏第一代為張木,廣東則是張九林。”

他說,張氏在沙巴和砂拉越都有祖墳,吉隆坡則于每年5月1日聯合“劉關趙”氏一同祭祖,祭拜各自祖墳。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