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蹄——一家團圓年糕 可圓可扁

1.jpg
用切成薄片的“寒蹄”,和著著雞肉絲、排骨、唐山大蒜、西芹烹煮,再醮上以白醋醃的紅辣椒一起吃,是新會人過年的習俗之一。

家鄉廣州新會一帶獨有的特產“寒蹄”(粵語),便是大家在過年時象徵“一家團圓、和睦、五谷豐登”的年糕家族中一員。

日常見到的年糕,都是以綠色香蕉葉包裹的褐色甜年糕,而白色無味的“寒蹄”外狀則可圓可扁,視乎你怎么搓。

依據傳統,每逢農曆十二月二十三的“謝灶”過后,便是開始製作“寒蹄”的時候。

只是這廣東新會或江門一帶的習俗,來到馬來西亞,僅有新會或江門籍貫人士仍保留在過年吃“寒蹄”的傳統,外籍人士甚少聽聞,可能也不知何為“寒蹄”,而目前懂得製作“寒蹄”的廣東人士更是買少見少。

來自金寶華隆新村的羅亞梅(56歲),提供製作“寒蹄”的製作過程,並由嫁作新會媳婦多年的司徒群貞(68歲)示範烹飪“寒蹄”。

“寒蹄”製作過程

“寒蹄”是用米製成,首先得挑選優質米來做,選好米,洗過三四遍,米水清澈透明為止,再用清水浸泡數個小時或隔夜,然后用磨漿機將米磨成米漿。

接下來就是“攪糊”,首先燒紅鐵鍋,然后倒一些油下鍋,這是避免米糊粘鍋的妙法,再倒米漿,用攪棒順時針不停地攪,但須注意控制火勢,火猛糊就會焦,要想糊不焦,就要有耐性,手不停地攪動,直至糊開始粘成一團團的,待米糊有韌度,粘力強但不能粘手了,才能鏟上鍋。

接著是搓糊,搓糊一定要在平滑和干淨的地方搓。先將攪好的糊翻來覆去地搓,搓到又軟又韌又不粘手時,再按喜愛的大小分開成一個個小團。如果手太熱或太粘,就將一些生油涂在手上再搓,年糕的形狀有許多,有磚塊狀或圓餅狀等,最簡單的是搓成像一塊磚 圓球般,寓意五谷豐登與團圓。

最后便是蒸年糕,用蒸籠把年糕順序地放好,把水燒滾,把年糕隔水蒸。

寒蹄烹煮法

“寒蹄”的吃法繁多,最直接的便是趁剛起鍋時,點著煮熟的油和醬油一起吃。

若錯過了起鍋的黃金時刻,就得將已呈固狀的年糕提早泡水,待軟后再切成薄片,置入雞肉與排骨湯,和著雞肉絲、排骨、唐山大蒜、西芹,再醮上以白醋醃的紅辣椒一起吃,便是人間好滋味。

另一吃法便是將薄片和著及第;即豬肉、豬腰、豬腸等,聯同芹菜一起拌炒,可加蚝油及醬油等調味,更另有一番風味。

在四季的中國大陸,當地人也愛在冬天里的火鍋中,除了肉和菜之外,也加點切成薄片的“寒蹄”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