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來畫畫 ASCII Art

ascii.jpg

那是 比Realaudio 和 Quicktime
比Photoshop 和 Netscape
比Windows 抑或 滑鼠更早的年代
當電腦還是綠色銀幕
或者橘色,就像你看到的第一台電腦。
對眼睛保健來說,再好也不過。

然後多媒體來了
Harvard Graphics來了
lotus 123來了
GWBASIC也來了
然後我們開始玩小精靈 小蜜蜂
打磚塊 恩 當然還有俄羅斯方塊
這些玩意都都從高中同學的5又4分之1磁片上摳來
然後我上了大學,有了Pascal
有了pmail
以及news
還有 iiiii-iiiii
和 XXXXX=XXXXX對齊
Michael Abbott @ ascii.mabot.com/

I. ASCII藝術的由來
ASCII藝術是一種藉由電腦鍵盤上的符號所組成的一種圖案藝術,美國人在發電腦之初,將26個英文字母和一些奇奇怪怪的符號一個個編上代號,後來成為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ASCII,ASCII藝術對於常常上BBS的網路使用者應該不陌生。許多人的簽名就是用ASCII符號組成的圖案來表示。比如說像以下魚骨頭的符號就是,>++(’> 。只不過ASCII藝術的發展和圖案複雜度遠超過它。

若將ASCII藝術歸納成工業時代後的一種圖案拼貼藝術,那可不能忽略半個世紀前就開始發展的打字藝術,打字藝術的作法和ASCII藝術類似,即便是應用打字機上的有限符號來作畫,有名的藝術家包括Guillermo Mendana Olivera ,他的打字畫栩栩如生,勝過當今許多ASCII 藝術家,至少在技術上如此。電動打字機是進入電腦ASCII藝術前的過渡產品,它有電腦的可修改性,唯一的缺點是沒有網路支援,作品的傳遞很緩慢。ASCII藝術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扮演相當重要角色,因為它本身就是文字,有文字傳達的便利性,同時又具備文字無法表達的視覺美感,將網路文化帶入視覺化的經驗。Pic2

對於多數受惠於寬頻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可能無法體會ASCII藝術發展初期的意義。這些簡單的符號所組成的圖案,突破了圖片檔案因網路頻寬狹小的限制,將視覺創意透過纜線和文字一樣快速的傳遞到使用者的電腦前,它不像圖形檔,需要特殊的轉碼才能閱讀或甚至複製,管它是瀏覽器,telnet視窗,電子郵件應用程式都可以閱讀,不像GIF或者BMP等圖形檔,需要特定應用程式讀取。是個非常自由而且開放的圖像形式。

ASCII藝術發展至今衍生相當多類別與形式,它不再像是各位熟悉的BBS簽名一樣簡單,不再只是簡單幾行,有人將它當圖畫來看,於是有寫實,卡通,甚至抽象的創作。有人則把它當成圖形化書寫工具,變成網路文學的一種派別。另外有人將靜態的ASCII藝術變成和拍電影般的動態手法,後來成為歐洲前衛數位藝術。當然也有人將情色文化應用至ASCII藝術上,成為所謂的ascii pr0n文化。而近來,則有人將它延伸至近來發展急速的手機文化上。它的發展可謂多元而且似乎不曾減熱過。Pic3

II. ASCII藝術的形式
談到ASCII藝術的形式,若以發展的年代來區分,大概有以下六種,分別是傳統ASCII,Stereograms ASCII,彩色ASCII,動態ASCII,GIFSCII,以及複合型ASCII。

傳統ASCII從字義上便可以瞭解,它是電腦發展初期的形式,畫法也侷限在傳統電腦鍵盤上的95個符號,傳統ASCII的視覺呈現方式又可以細分為線型風格,體型風格,和灰色風格。線形風格的特色是細細長長,構圖以標點符號為主,冒號,句號,分號,破節號等成為畫面的主要線條,所以看來有點像是外框線般的細長味道。體型風格則使用英文字母中較複雜的符號,比如說是M, 8, $, 或者是 B等等,當使用體型風格作畫時,符號的位置和選用的符號成為兩個影響構圖的重要因素,而不像線形風格的簡單型態,體型風格的ASCII畫通常不大,當置換任何符號時圖案的風格也會大幅改變。最後則是灰色風格了,它有點像是前兩個風格的混合型態,就好像我們在畫圖時會注意線與面的中間色變化,來增加畫面的立體感一樣,灰色風格會混合線形風格和體型風格所屬的兩種不同符號,來創造出灰階的效果,而不會像傳真機/影印機一樣,將所有的中間調一網打盡。Pic4

Stereograms ASCII 的構成是透過幾種固定符號產生,比如像是破節號或空格,當觀者透過電腦畫面注意觀看Stereograms ASCII作品時就好像在看平面立體畫一般,會產生三度空間立體效果,這種規律機械性而且精確的圖像,不若傳統ASCII由電腦使用者自行創作,絕大部分藉由電腦程式自動產生。有些評論家不認為Stereograms ASCII該被歸類為ASCII藝術,主要原因就是認為它的圖像原創性不夠,以致於主導權大都被機械取代;這點我不甚同意,若硬是將具像的圖案歸類成 ASCII藝術的一種,那麼塗鴉,抽象畫這些不寫實的畫風是否也不能被歸類成藝術了呢?或者類似像紙模塗鴉這樣應用工業化大量複製概念的表現方法也不應被稱為藝術表現了呢? Pic5

彩色ASCII 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而來,90年初當瀏覽器正式換裝有了256色的外衣後,使用者歡天喜地歡迎色彩正式入侵網路文字,彩色ASCII 因而誕生。和傳統ASCII雷同之處,彩色ASCII的視覺呈現方式也細分為線型風格,體型風格,和灰色風格。除了擁有傳統ASCII的本質外,彩色 ASCII當然加入了HTML特有的超連結功能,將ASCII視覺化的閱讀條件加入了跳躍性的可變因素,但色彩以及跳躍性這兩大特質,透過郵件傳遞,或者在討論區被重製的過程中往往受限其文字檔案的特質而消失。直到近來MIME支援HTML郵件傳遞,討論區提供者支援HTML文章發表後,這兩個特性才得以保存。Pic6

動態ASCII 和網際網路與瀏覽器有直接關係,較簡單的動態ASCII 和我們小時候玩得手翻本動畫一樣,不若手翻本的水平翻書動作,它的動態效果是透過鍵盤上的PgDn和PgUp兩個按鍵來達成,是垂直的動作。另一種動態 ASCII則是透過使用者端的應用程式,比如說是Java Script來達成,絕大部分是以HTML表單方式出現。動態ASCII受限於複雜程式撰寫和不甚方便的觀看方式,在ASCII藝術中並不常見,算是少數民族。Pic7

Gifscii是一種更方便的ASCII藝術表現,簡單的說,就是透過軟體的幫助,將現成的GIF圖形透過頻率的轉變後以符號重新呈現。Gifscii的名稱可以追溯自一個DOS的圖形轉換程式,這個程式由誰發明已經不可考,但它卻是將ASCII藝術大眾化的第一步,使用者充其量只要將一個GIF87a檔案格式的圖形檔載入後,再定義輸出的圖形長寬,一個GIF圖案可在瞬間產生,雖然現在再看GIFSCII這個程式顯的有點可笑,介面不僅繁瑣而且限制多多,但是它對於有心想完ASCII藝術的人而言真是一大福音啊,也難怪後人索性用GIFSCII這個名稱來定義所有使用軟體產生的ASCII圖案,當然隨著更多程式設計師的開發,近來圖形轉換軟體越來越簡單方便,而且轉檔的圖形也不再侷限於GIF檔。有些人認為 Gifscii因藉由照片轉換,原創性低且製作便捷,不應屬於ASCII藝術。這又好像掉入了那些批評Stereograms ASCII並非ASCII藝術的評論家思維中,我倒認為不需如此慌張,畢竟Gifscii產生的圖形並非想像中完美,絕大情況還是必須透過手動方法修改畫面,才可達到擬真的效果。Pic8

而複合型ASCII的定義就更簡單了,舉凡上述所提及的ASCII藝術類型,只要兩個或多個應用至製作過程的,就可稱為複合型ASCII了,藝術的領域多變,我們也無須太過矯枉過正將ASCII作品硬是歸類哪種,索性就給它個雜類好了。Pic9

III. 如何製作ASCII藝術圖案
製作ASCII圖案的最簡單方法自然就是信手拈來用鍵盤敲打,雖然電腦可讓創作者錯了便修改,但對於初學的人而言困難度依舊很高,有人將畫好圖案的描圖紙索性貼在螢幕上,利用它的透光性來捉取正確的位置以避免打字錯位的修改。後來有些懶人程式設計師發明了像GIFSCII這樣的程式,將ASCII圖案帶入更易入門的領域,這些程式設計師就好像發明紙貼技術的義大利商人,將馬賽克應用帶入工業時代一般,現在使用者可輕易的將各種圖檔透過程式轉換成文字符號,甚至指定文字符號的內容和顏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Glenn Chappell 及Ian Chai這兩個人發明的FIGlet文字轉換程式,這個程式可以讓使用者自行輸入一段文字,然後指定輸出字形,寬度和高度,以及顏色。然後短短不到一秒的時間,電腦螢幕上就會顯示具有個性而且可以在電子郵件和BBS上輕易傳送的ASCII圖案。

若各位的古典精神猶存的話,到不妨試試傳統ASCII圖案製作方法,描圖紙是一個不錯的嘗試,也是比較容易上手的方法。然而也有人使用稿紙或者格子紙,將紙上相同的圖案描繪在文書處理軟體的背景上,利用兩者間的比對來作畫。但不論使用何種傳統製作方法,重要的是剛開始製作時,儘量不要使用太多複雜的符號,將使用的符號限制在5個之內,就像初學畫圖時避免使用太多顏料一樣,如此不但可以專心構圖避免被材料影響,而且較輕易固定風格,不妨試試。

IV. ASCII到底是不是一種藝術
人類文明之初,對於圖案的拼湊組合早有歷史,馬賽克圖案的鑲嵌藝術即是。古人使用馬賽克的由來是為了保護物體的外圍以避免外力破壞,另外還有一說則是利用馬賽克材質的不同特性來營造室內空間的冷暖度。而裝飾性圖案被蘇美人用來裝飾建築神殿,用來立體化單調無趣的壁面,馬賽克發展?初期因建築機能取決美感。到了羅馬時代,隨著馬賽克藝術的普遍,它不再是一種豪華奢侈的藝術型態,公共建築和平民住宅也鑲嵌馬賽克裝飾,普遍程度連一般道路都不放過,抽象或具像圖案兼有。近代馬賽克的發展隨著義大利商人發明的紙貼技術有更加普遍的趨勢,他的發明容許在工作室中先完成作品圖案,然後再運往目的地拼裝,紙貼施工技法後來被美國人與日本人大量運用在營建的外牆貼面以及景觀的地坪鋪面上,成為建材中不容忽視的大類。若將馬賽克圖案的鑲嵌藝術的發展反應至ASCII藝術發展過程並不牽強,前文提過ASCII藝術的發展是為了突破網路頻寬狹小的限制,將圖像的裝飾性呈現在文字主導的網路世界,這和早期人類利用馬賽克裝飾建築牆壁的概念雷同。

若各位再看看有名的西班牙打字機藝術家Guillermo Mendana Olivera,然後想想西班牙建築師高地在19及20世紀突破性的馬賽克鋪面藝術,還有大量使用馬賽克的拉丁民族,就不難發現這兩者間的關係了。若證明 ASCII圖案和馬賽克圖案的直接血緣,將其歸類成一種藝術型態的論點自然成立。此外,Carol Morse曾經說過:一個藝術即便能反應甚至感動人的情感。那我第一次接觸ASCII圖像時的那種感動早已同意她的話。ASCII圖案並非經由多數人投票或公認為藝術的一種形式,它和任何一個在網站擺放自己作品的網友其實很像,存在的目的只是尋求一種超越國界和地區的認同,所以有沒有錢展覽不重要,有沒有很多人來欣賞也不甚重要,對於一個曾經成天埋首網際世界苦於尋找知識與真理的渾小子,看到一個ASCII圖案的感動有時就好像閱讀一句充滿智慧的話交換了喜悅與滿足。多年後這渾小子當了老師,為了培養一群未來在娛樂業和設計界的人才,每天圍繞著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 Premiere,After Effect,Dreamweaver,3D Max , Maya,而每當這些軟體廠商更新軟體版本同時,便意味著硬體也待更新,這個軟硬體演進生態長久來似乎一直沒變過。有時,我思考為何創作不能停留在586 時代,我使用電腦的百分之80時間是上網和處理文書,難道就因為剩下的百分之20需求要換一台最好的電腦?有沒有一個不需要強大硬體才可支援的軟體工具可表達我創作慾望呢?數位藝術創作非得倚賴軟體和硬體支援?和3D動畫,碎形藝術,平面插畫等等一樣無一不和硬體有關?

附註:
ASCII,讀做「ㄚ、ㄙ、ㄎㄧ」,全名為「美國國家標準資訊交換碼」(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ternational Interchange),結合ANSI X.3.4及ISO646兩個早期不同的編碼協定而來。在1970年代推出,後來逐漸被廣為採納接受,成為所有電腦編碼的基礎。原先只有7個位元(就是7 個bit,27=2222222*2=128),共128個字元,內容是一些控制碼以及英文字母,7個位元的ASCII也被稱為ASCII NO.5。ASCII碼原先只有 74個常用符號,包括大小寫英文52個,10個阿拉伯數字和12個標點符號。後來,為配合位元組大小,從原來的7個位元改為8個位元,而第8個 位元做為同位元檢查碼,檢查資料傳輸是否正確。
I.
Joan Stark’s的ASCII原創藝廊
Joan Stark’s 在網際網路時代接觸ASCII藝術,如同多數網路衝浪者般,她第一次看到ASCII圖案時相當驚嘆,當下覺得怎麼會有人花這麼多手上功夫來繪製ASCII 圖案,直到後來她接觸USENET 新聞群組中關於ASCII藝術的討論區後,才拾起她對於ASCII藝術的興趣。Stark剛開始只想當個網路收藏家,收集了大量的網路ASCII圖案,後來才發現網路資源實在太多,而且不論如何努力收藏ASCII藝術,只要隨便一個搜尋引擎就可以找輕易到這些可被大量複製的ASCII圖案,當個ASCII 收藏家著實沒啥希罕。於是她開始先從ASCII簽名開始創作,”FIGLET”是帶領她入門的第一個工具,這個先前提過的網路小程式可以讓Stark在短時間內創造各種不同具有個性的彩色簽名。Stark並非我們想像中活在網路世界中的自閉工程師,而是個擁有家庭生活的正常人,每天除了管家,照顧孩子,游泳,社交之外,她還有JavaScript以及$$$,@@@,以及 ####等符號伴著,她的ASCII花朵,水中生物,動物以及卡通角色,小熊維尼等,充滿了母性且適合闔家觀賞。Stark的作品並非完全”手工”,她會使用如GIFSCII這樣的軟體,先將圖像文字化後再修改,使的圖案看來更具像且避免過於機械化。從1996年開始至今,她的網站依舊在 Geocities的免費網頁空間上存活著,也許有天這個空間放不下她的驚人產能,她會想到擁有一個自己的網址,Stark的簽名jgs將會不斷出現在我們網路ASCII的衝浪經驗中,為我們留下個好的回憶。

谢谢分享,
楼主能贴上来源吗?
有劳

引用第1楼crazy_jack2006-09-07 05:26 PM发表的“”:
谢谢分享,
楼主能贴上来源吗?
有劳

http://blogs.ldjjj.com/2003/05/0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