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

春聯也稱為“門對”、“春貼”、“對子”或“楹聯”,也屬對聯的一種,因為一般是在春節時張貼,所以稱為春聯。

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世界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這幅春聯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卷號為斯坦因0610)上。

該春聯的撰寫人是唐人劉丘子,作于開元十一年(723年),比蜀主孟昶的春聯早240年。

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人形,把神茶、鬱壘兩位神人的人形核刻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則是畫門神像在桃木上,再簡化為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

在五代十國,后蜀國國君孟昶就叫一位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其住室的門框上,即是“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成為了中國最早期有紀錄的春聯。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除了含有鎮邪避惡的含意,也有祈求來年福運,祈福、祝願的內容以及有裝飾門戶的用途。

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于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春聯”一詞是在明代初年開始出現。

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各種春聯(14張)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鼓勵臣子書寫。

朱元璋也大力提倡貼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微服出巡,挨家逐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到了清代,春聯的藝術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種類繁多分5大類

春聯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斗方、門心、春條、框對及橫批等。

“斗方”也稱為“斗斤”是用方形紅紙豎立成菱形書“春”、“福”、“滿”等字樣,一般都是貼在內門、米缸上。但如今人們也開始流行倒貼在牆壁,像徵著“福到”意義。

“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等于是古代的神茶、鬱壘兩位門神。一般上都是“迎春”、“接福”等。

“春條”是用單條書寫一些吉祥的字誥,如“恭喜發財”、“萬事如意”等,以前一般都是貼在房門上,但如今民眾都是張貼在住家客廳的牆壁上。

“框對”是貼于大門左右柱或者是壁上,分為上聯及下聯,一般也是俗稱為“春聯”。

“橫批”貼于門媚的橫木上,也是以一般吉祥語為主,如“招財廣進”。

春聯基本要求:

1.上下聯字數要相等,如果上聯是7個字,下聯也必須要7個字 。

2.上下聯的詞組要相同,詞性要一致;上聯的各個詞組分別是幾個字,下聯的應對詞組的類別性質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要對等排列,即要相同,又要相對。

3.上下聯平仄要相調;對上下聯要注意聲律相對,也就是平仄相調,這主要是為了音韻和諧。上聯最后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后一個字應是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