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麵包

林金城

这天,与知食友人分享前阵子在寮国拍下的照片,当萤幕出现街头食摊堆满法国长棍麵包(Baguette)的画面时,大伙都不觉惊嘆起来。我顿时感到纳闷,他们不都去过越南、柬埔寨等中南半岛国家旅行吗?怎么还会对这司空见惯的殖民饮食遗风感到好奇呢?

终於有人开口:金城,我看这些寮国Baguette都不符合法国所制定的標准吧!你上次不是说过,法国长棍麵包的標准直径要在5至6厘米之间,长度介於80厘米至1米,而重量则需保持在250克吗?看来这些都不够长啊!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想起不久前就曾跟他们讲过Baguette的故事。其中,最引起大伙兴趣的,就是一些具备爭议的课题。比方说被大家公认为“法国象徵”的Baguette麵包,事实上,在许多法国人心目中却不那么认同它的地位。他们认为只有遵从古方,以天然酵母发酵,中间划有类似“口”字的圆形褐色大麵包,才有资格被冠上法国之名。

根据资料,法国在18世纪以后才出现类似Baguette的长条形麵包。做成长条形是为了要充分利用烤盘,同时也可缩短烘烤时间,另一方面由於长条型麵包外皮面积较大,可满足巴黎人嗜吃麵包皮的习惯。此外,这类麵包也改用先进的精製白麵粉做成,质地轻软又富有空气感,但保存期却比传统圆形麵包较短许多,所以一般麵包店都不经常製作。

倒是在1920年的10月,一项法律规定麵包师不能在早上4点以前工作,因此使得当时人们在早餐时候惯常食用的传统圆形麵包难以製作,这棘手问题正好被製作程序较为简化的长条形麵包给解决了,於是便“情势所逼”地流行开来。

至於今天我们看到的標准重量为250克的法国长棍麵包Baguette,则要到1930年代才正式在巴黎街头出现。对此国宝级食物,法国食品法甚至规定国內市售的长棍麵包必须只能包含水、麵包、酵母和食盐4种成份,任何加入其他材料的都不能使用Baguette这个名字。

曾几何时,长棍麵包已成为刻板的法国印象。许多以法国为背景的电影或广告,导演都会很“经典式”地安排一些装扮时尚的路人,臂下总是夹一条令人会心一笑的Baguette,优雅漫步在很法国情调的街上。这或许有其一定的意象表徵,然而当我在中南半岛一些曾被法国殖民过的国家旅行时,走在市井深处的人间烟火,看到沿路一堆堆很法国风情的殖民麵包,心里却怎么样也无法將眼前画面与那些电影里优雅的法国女郎给联想一起,当然更不会去在意比较他们的Baguette有没有符合法国人的长度了。

这次的寮国之行,无论在首都永珍(Vientiane)还是被列为世界遗產的龙坡邦(Luang Prabang),都见到许多摆卖法国长棍麵包的摊子。一些单纯地写Sandwich(三明治),一些则標榜Loas Style Sandwich(寮式三明治)。做法不外乎以法国长棍麵包夹黄瓜、蕃茄、生菜、乳酪、火腿、烤肉和美奶滋等,比较特別的是一些摊档也现场烤鱼烤肉,烟雾弥漫间,就是多了一份说不出的在地情怀与生命张力,深深憾动我。

这时,一位友人倏然发问:法国人在中南半岛留下了Baguette,那英国人又在马新留下甚么呢?

还来不及回答,其他人已齐声起哄:车!这样都不懂,不就是海南麵包和Roti Benggali囉!

有人不禁感慨:殖民主义者从这些地方掠夺了无数宝藏,却留下了麵包。

我清一清喉咙,微笑的说:但我可以確定的是,麵包肯定不是这些地方人民的主要食粮。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