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源出分兩類 古籍說法不一 姓氏有源

沈氏源出有三,古籍說法不一,但大體可分為以國為氏和以邑為氏兩類。

其一,為出自姬姓,沈氏祖先為黃帝后裔,后來受封沈國,而以國為姓。

周初時,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攝政,三監不服,與武庚(商紂王之子)勾結,聯合東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滅。

季載(文王第10子)因平叛有功,被周公舉薦為周天子的司空,后成王將其叔叔季載封於沈國,又名聃國。

季載又稱冉季載,聃又寫作冉,古時,冉、沈讀音相同,春秋時,沈國為蔡國所滅,季載之后子逞逃奔楚國,其后子孫遂以原國名命姓,稱沈氏。

其二,出自羋姓,是顓頊帝的后裔。春秋時,楚莊王之子公子貞被封在沈邑,其後遂以封邑名命姓,稱沈姓。

最后則是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國為氏,少昊金天氏裔孫台駘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國,春秋時,為晉國所滅,子孫遂以沈為氏。

東漢時有沈戎舉家徙居會稽烏程吳興(今浙江吳興縣),此為沈姓南遷之始。魏晉南北朝是沈姓大舉南遷之時。

典型南方姓氏

至唐代,沈姓已散居今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唐初,中原有沈姓將佐隨從陳政、陳元光父子領軍入閩開闢漳州,在福建安家落戶,其子孫散居龍溪、漳浦、南靖、長泰、詔安等地,唐末,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又有中原沈姓族人隨同遷王。

南宋初有吳興人沈啟承官至汀州府知府,其子沈廷輔,隨父入閩,後遷居福建省建陽縣。沈廷輔有8子,分居寧化、龍巖、長汀、清流、延平、連城、上杭等地,其後又有人徙居廣東的大埔、梅州等地。

明末,沈斯庵徙居今台南縣善化鎮,為沈姓移居台灣之始。清乾隆、嘉慶年間,福建漳州、泉州及廣東沈氏,又有多支遷往台灣,進而又移居海外。

沈姓歷代也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南方姓氏。

武德侯潮沈姓開基祖

沈世紀落籍詔安,為閩、潮沈姓開基祖。潮汕大部分沈姓人家是從詔安遷移過來的,可算是沈世紀的嫡系子孫,因此潮汕沈氏立武德侯祠(廟)崇祀他。

沈世紀在一次戰鬥中連斬數將入城救援,高宗聽了其事蹟后,當場為沈世紀賜名“勇”,所以沈世紀又名沈勇。

傳說中,一次戰爭結束后,高宗皇帝命宮中起舞作樂,並要沈世紀當眾表演《將軍破陣舞》,沈世紀領旨,當即身穿鎧甲,臉罩鐵面具,于殿前舞蹈起來。

在雄壯的唐樂聲中,沈勇的舞姿動作再加上凜烈怪異的藝術造型,越發顯出陽剛威武的形象,高宗連聲叫好一高興,當殿封他為“護國右將軍”。

沈勇來不及脫下鐵面罩,便當即跪下受封,沈勇罩在臉上的鐵面具就再也脫不下來了,他從此就由血肉凡軀蛻化成神祇了。

唐宣宗年間,皇帝敕封沈勇為“殿前大將軍”武德侯,現在潮汕各地的武德侯祠(廟),一般塑有沈世紀的“武裝聖像”和“朝服像”兩尊。

另外,沈亞福說,多數沈氏都是祭拜武德候,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五日是武德侯沈世紀寶誕,他們都會大肆慶祝,而在農曆八月十六日則是祖母(武德候夫人)誕辰,雖無慶典,但也會進行祭拜。

我國未成立沈氏總會

大馬沈氏總會籌委會主席沈亞福指出,我國至今尚未成立沈氏總會,不過他們已經向社團註冊局遞交申請,獲准註冊指日可待。

他說,在我國有10間沈氏宗祠,目前他們也在吉隆坡申請註冊成立吉隆坡沈氏宗祠。

“雙溪比力這間沈氏宗祠,已有96年歷史,為我國第二老的沈氏宗祠,年代最久遠的則是馬六甲沈葉尤宗祠,有134年歷史。”

他說,雙溪比力沈氏宗祠原本是較保守,最近才開始出外與其他宗親組織交流,才發現原來全國有許多沈氏宗祠。

他指出,在他們與麻坡沈氏宗祠主席商討后,終于決定成立總會,以團結各州鄉親,最終他們在2007年成立籌委會,著手籌辦申請總會事宜。

祭拜武德侯備鵝禁豆類

沈亞福說,沈氏子弟在祭拜武德侯時,一定要有鵝這道祭品,同時禁止出現豆類祭品。

“武德侯征服漳浦飛鵝寨時,因為地形不熟,被敵方包圍,不過沈世紀善策奇謀,兵員不損突圍后,進入寨外連片茂密的豆園中,被豆藤絆倒掩蓋在豆藤園里,而避開敵方追兵脫險,”

“后來沈姓后裔,為了紀念沈世紀平定飛鵝寨功績,也感恩六月豆藤救祖脫險,因此每逢祭日,沈氏家族都會備鵝祭拜,而不得做“豆粿”延續至今。”

歷史名人

沈括: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錢塘人,于宋仁宗時考中進士。

宋神宗熙寧初年,王安石出任宰相,開始變法,沈括是新法的積極擁護者。

沈括一生最大成就,在于撰寫了一部光輝著作《夢溪筆談》,全書26卷,涉及許多方面,包括天文、地理等,《夢溪筆談》更被英國科技史家李約瑟贊為“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

沈約:南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聲律學家。他是《二十四史》中《宋書》的作者。他首創“四聲”之說(把每個字分為平、上、去、入),指出如何運用聲調變化,能使詩歌動聽,講求聲律對仗,推動詩歌走向格律化,在文學史上是一個重要的創新。著有《晉書》、《四聲譜》等書。今天的國語注音符號,就是以《四聲譜》演變而來的。

沈周:明代畫家。博覽群書,文學左氏,詩擬白居易、蘇軾、陸游,字仿黃庭堅。擅畫山水,多江南山川、園林景物,師法董源、巨然、黃工望。兼工花卉、鳥獸、人物。為明代吳門畫派四家之一。

沈葉尤淵源

葉氏源自于春秋,是以封地為氏,于楚國有一位大夫沈諸梁,在公元前10年出兵平亂,保住楚惠王的生命和王位。

楚惠王感恩沈諸梁救駕有功,封后者為葉公,封地在南陽郡葉邑,從那時開始,諸梁子孫就以葉為姓,不再姓沈。

唐朝勢微,五代繼起,后梁立朝,冊封王審知為閩王,于福建建國為閩,為五代十國之一。

王審知帶兵南征時,中原沈氏子弟前來效勞,其中沈思禮驍勇善戰,被王審知招為駙馬。

沈思禮的姓,與王審知的“審”同音,為避諱犯上,沈思禮遂將沈字,去水旁成為“尤”,而其他同宗人氏也隨之改姓,另成一族,實際上是沈氏的分支。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