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起源和习俗

清明节起源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扫墓习俗后,二者合二而一,才形成了清明节。因此,清明节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

清明是中国历法中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一年内便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表示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具体位置。清明节正好在十五至三十度的区间。每一个节气开始的位置叫“交节日”。清明的交节日是四月五日(或四日)。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节气。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固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人们纷纷到户外活动,包括扫墓。

在唐朝之前,比较受重视的乃是寒食,而非清明;但是,如今的生活习惯与昔日不同,其后所重视的便逐渐演变为清明,而不再是寒食,并且这天大家都必须要祭祖扫墓,此即是华人慎终追远的一种具体表现。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多年流亡在外的随从。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介子推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母亲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

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留下了遗诗一首:“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两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清明节的习俗

“培墓”就是修墓与祭拜,祖先的坟墓如人住宅,若任其破坏荒废,杂草丛生,后人心里难安,因此每年一度,将坟上的杂草清除,并加整修,若墓碑上的字模糊不清,则用银珠或漆重新加以补写,使之焕然一新。

在祭拜时,就在坟前和后土前供奉牲礼或十二色菜碗(如韭菜、尤鱼、春并、甜芋、枣、苟、肠、肉、苴头、莴菜)和糕类作为祭品,若是新坟则必须供奉五谷,而且供奉猪头、鸡、鸭蛋以及面糕。祭品摆好后,先拜后土,后土是坟墓的守护神,然后烧香拜墓,礼拜完毕,烧“割金”给后土,烧冥纸给祖灵,烧完之后,在纸灰上倒酒,最后鸣爆礼应。拜墓者回家再祭拜祖先灵牌,然后一家团食,或把祭拜过的糕类如发糕、面糕分赠亲属。

清明时节,芳草满地,春花怒放,百鸟争鸣,大自然一片美景,是郊游的好时光。“踏青”不分男女老幼,没有固定的形式,古时候有人坐车,有人骑马,有人步行。现在民间,在拜墓之后,三五成群,作踏青游玩,这种活动和扫墓结合在一起,有些人甚至就把踏青视为“培墓”。这种踏青活动,情景至今依然,足以畅发精神,增益心志。

每逢清明,人们前往祭拜祖坟总会在坟地周围用小石块压住五色纸,以示此坟有后人祭拜,而非孤坟。五色纸的故事源起楚汉纷争之时。刘邦即汉高祖,回故乡祭拜双亲时见到坟地荒凉,墓碑断裂,无法辨认。于是祈求双亲显灵,告诉坟墓究在何处。于是便把手中五彩缤纷的纸飘向天空,如果有一张纸落在父母的坟上,却不会被狂风吹走,那么,就可以辨出方位。

现代的习俗有了很大转变。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业的商人也不落人后,尽跟上时代的需求,制造出最新的产品。不少追上潮流的清明节祭品如照相机、录音机、大哥大、汽车,以及各种化妆品,且都造得维肖维妙,以假乱真。让一些孝顺先人的子孙,为免先人在阴间寂寞,也买些来祭祖时焚烧,让他们也有得“享受”。除此,现代人买一些素食,鲜花之类拜祭,物简为重,即能慎终追远,亦表孝道。

谢谢楼主分享,获益匪浅。

清明節時。。雨紛紛。。。

hmmm learns alot

谢谢分享

清明节是我们华人的节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