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中分校3名小學生,以甘蔗渣再循環製成“環保型保溫袋”,榮獲“2011年馬來西亞國際創新發明及技術展(ITEX)”及“2011年亞洲青少年發明家展(AYIE)(環保和可再生能源)”金牌獎。
AYIE是針對20歲以下的青少年發明家舉辦的競賽,讓他們有展示自己的發明的平台。3名獲獎學生都是首次參加第22屆國際創新發明及技術展,
此屆主題是“創造一個更綠色的明天”,時中分校小學此次派出四年級的黃凱文和六年級的陳淑芬及約拿單(華印混血兒)。
12國參賽
校長周月玫在校召開記者會時指出,上述比賽是于本月20日至22日在吉隆坡會展中心舉辦,共有12個國家參加。
她說,各國強手齊聚一堂,該校學生作品能脫穎而出,她也深感高興和意外。
她指出,去年從學生黃凱文擔任理大講師的父親黃召仁身上取得靈感,就激發和鼓勵學生們去參加,結果先從馬來西亞青少年發明家競賽(小學組)的400多組中進入決賽,且獲得冠軍。
“該校也是全馬唯一華小進入決賽,另4間是其他州屬的馬來小學。”
她說,除了上述金牌獎和冠軍,該校也獲得小學組最佳青少年發明家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獎及2011年最佳亞洲青少年發明家杯的特別榮譽。
暫未申請專利權
周月玫也說,學生們得獎作品仍沒申請專利權,暫時不會製成產品出售或推出,除非有贊助商前來接洽再作決定。
她說,該保溫袋共有大小之分,大的重500克,小的則是200克,成本約50令吉下。
“學生們是通過科學課從中獲悉甘蔗渣能保溫,明白原理就突發奇想製成獨特的環保型保溫袋。”
她也說,學生們先向甘蔗水小販收購甘蔗渣,清洗乾淨后將之曬乾,然后以再循環的布,在一名懂得裁縫技術家長黃婷燕協助下,製成保溫袋。
“該保溫袋除了可以保溫,也可保冷,一物二用。”
3名小發明家也是學校的巡察員。黃凱文說會以父親為榜樣,長大后要在大學當講師授教科學。約拿單要當科學家,而陳淑芬則想當醫生。
黃凱文與父曾獲台發明獎
虎父無犬子,其中一名得獎學生黃凱文深受為理大講師的父親影響,2010年與父親同製造環保瓶在台灣獲獎后揚名海外,這次代表校方參賽再獲獎,為國為校爭光。
黃召仁共育有2子,其就讀恆毅學校的長子黃勇文,也曾獲得發明水災警報器獎。
他受訪時說,本身曾獲得國際發明相機測試空氣污染警報器獎品,目前也發明另一個新產品,但暫時不宜透露。
時中分校得獎作品,3個環保型保溫袋,旁為“幕后功臣”甘蔗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