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噸太空梭 後空翻接站 太空人漫步6.5小時 安裝太陽能板發電

美國航太總署的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8日自佛州升空後,經過48小時飛行,抵達距離地表354公里的國際太空站。100噸的太空梭在太空中完成戲劇化的後空翻動作後,於台灣時間昨凌晨3時36分,成功與太空站接合。此行任務是替太空站安裝新桁架和太陽能板,以提供太空站更多電力,因應未來所需。
這是亞特蘭提斯號今年首趟升空任務,為期11天,有七名太空人隨它上國際太空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航太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表示,太空人雷利和奧利佛斯,將自台灣時間今凌晨1時53分起,展開6.5小時太空漫步,藉太空站巨大機器手臂之助,進行重16噸、包含太陽能板的新桁架之安裝工作。

隔熱毯破10公分洞
新桁架長14公尺,為鋁製構造。當其太陽能板開始運作後,可增加太空站14千瓦的發電能力。此次任務也將撤下一個舊太陽能板。NASA計劃未來再進行12次太空梭任務,便可完成由16國參與的國際太空站計劃,太空站預計2010年功成身退。
NASA 透過太空站上的太空人,在亞特蘭提斯號與太空站接合前拍攝的照片發現,太空梭的隔熱毯破了一個10公分的洞,外部燃料槽也掉了幾塊小泡綿。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因遭到一塊756克的隔熱泡綿擊中機身,導致失事造成七名太空人喪生,自此太空梭停飛了兩年半,NASA更加謹慎看待這類問題。
此次任務負責人之一夏龍認為亞特蘭提斯號的問題不大,他指破洞的位置,在重返地球通過大氣層時,並不會暴露在最高溫之下。太空梭隔熱屏最高溫達攝氏1600度,但破洞所在的隔熱毯只有攝氏370至450度。但他會決定太空人是否須多做一次太空漫步去修補破洞。

進行3次太空漫步
太空人原定周一、周三、周五各進行一次太空漫步。此外,太空人安德森將接替已在太空站工作半年的女太空人威廉斯,展開四個月的太空站任務。今後將還有來自日本、歐洲的新科學艙(module)加入太空站。

「亞特蘭提斯號」主要任務
◎安裝一個16噸的新桁架及太陽能電池板,並回收一組舊電池板
◎替換國際太空站一名太空人
◎3次太空漫步
◎進行實驗
˙觀察太空梭的排氣煙雲,評估其與地球上氣層交互作用
˙測試一種抑制血壓降低的藥物,此症狀為許多太空人繞行軌道時會發生
˙調查太空人在繞行軌道時的手眼協調性

亞特蘭提斯號(Atlantis)太空梭小檔案
所屬機構: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
首次飛行:1985/10/03~07
飛行天數:243.99天
飛行距離:152,534,078公里
執行任務次數:28次
1.jpg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