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傳統棺材

適逢清明節,國家博物院將從4月1日起至6月20日舉行“傳統與神秘棺材展”,展示大馬千奇百怪的棺木,包括圖中的水牛造型棺材,原來是依容(Erong)少數民族的傳統棺材。

不知參觀者在近距離觀看各式棺木時,會從容面對死亡,或者頓感毛骨悚然?
1.JPG

不懂是哪个民族的文化呢~

棺木也好看?

以前的人禁忌接觸棺木,更忌諱去觸摸,但現在透過棺木,則可以瞭解不同國家和地區,乃至不同民族的殯葬和風俗文化。

國家博物院“百無禁忌”,將在4月1日至6月20日,主辦“傳統與神秘棺木展”,屆時將有30副來自各地的棺木擺在博物院。

國家博物院總監拿督依布拉欣指出,博物院首次主辦有關展覽,屆時展出的棺木包括傳統馬來式(6幅)、沙巴(3幅)、砂拉越(5幅)、中國(2幅)、印度(2幅)、原住民(3幅)、印尼(6幅)、菲律賓(2幅)和暹羅(2幅)。

50萬令吉中國式棺木展出3天

“其中一副中國式的棺木是由富貴紀念館協助從中國引進、價值近50萬令吉的傳統棺木。不過棺木只展出3天,即4月1日至3日。”

他表示,部份展出的棺木是博物館的收藏,一些則是透過非政府組織,如富貴紀念館等的協助參展。

他說,當局希望透過這樣的展覽除了讓公眾瞭解遠古時代的棺木,也希望公眾能瞭解他們葬禮的習俗和形式。同時博物院在每週末也將有一些活動。

他表示,所展出的棺木皆是從遠古時代保留至今的,因此可謂歷史悠久。不過當中也有少數是依據當時的棺木模樣打造出來的。

依布拉欣希望公眾借此機會踴躍前往該展覽,因為一般應該鮮少有機會接觸。

(图1)別懷疑,由樹桐雕成的水牛也是其中一種展出的棺木。類似的水牛棺木大多都是早期無神論者的印尼人所使用。而且都是在屍體變成乾屍後,才將可能已剩下屍骨的遺體給放入內。

(图6)左邊的棺材為新款的印度式棺木,右邊的則為早期以竹筒和葉子所制成的棺木。不過類似的棺木一般是高僧使用,若是一般人則只將有竹筒和葉子。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