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腳懷舊好地方 經歷二戰 和平安寧

報導:謝球

來到石山腳,你將會體會到這是一個和平安寧,樸實無華的小新村。

如果你在這里用心巡遊,或與當地村民結交,你會更深入認識這里的人事物,這是別處沒有或很難發現到的。

這里有英殖民地政府時間段時遺留下來的最古老街燈和燈柱、最古舊公共電話亭、擁有96年悠久歷史的學校、古老店屋、最有二戰歷史紀念價值的建築物、最老的汽油站。

除了這些物事之外,這里也有一位很愛懷舊,也很愛懷念父親遺物的村民,收藏著父親遺留下來的採錫器具,不捨得丟棄。他認為這是最有紀念價值的物事。

這里也有一個一門三傑,一個家庭就有三人擔當村長的家庭。

造訪了石山腳4位朋友,他們為石山腳之最的人事物解碼。他們包括新村發展暨治安委員會主席區貴方、石山腳新民華小董事長馮金發、87歲老人陳漢明、甘添發。

區貴方講述石山腳最古老的街燈來歷。馮金發告訴我們最古舊的公共電話亭。陳漢明講述歷史悠久的學校背景和最古老店屋的昔日悲情往事、最有二戰歷史價值的建築物。甘添發講述具有懷念親恩意義的採錫器具。

全村僅有一個電話

石山腳開村后,數十年來,一直都沒有公共電話設備,也沒有人家裝置到私家電話。人們要和外面親友聯絡,只好到村里警局借用。當時,警局電話是村內唯一的一個電話。

后來,于1964年大選時,代表聯盟政府出戰瓜拉米棚州議席的胡啟生局紳中選,他為石山腳爭取到一個公共電話亭,就坐落在警局前面附近。

后來,許多人家里裝置到電話了,這個公共電話亭也顯得老態龍鐘了,電話也沒有了。政府要拆除這個電話亭,經村民要求而保留下來。

古老街燈造福村民

昔日石山腳盛產黑金(錫米),因此繁榮旺盛。英殖民政府很看重視這個地方,在這里的街場裝置了數盞街燈,郊區人民則沒有這個福份了。

政府在路邊豎立了數支燈柱,傍晚時份,就有人將煤油(火水)裝進一盞煤油燈里,點燃后,就以鐵鏈扯上柱頂,照亮地面。燃料量足夠一晚點燃,這盞燈是可卸的,沒有鎖定在柱頂,隨時可以裝上,也可以拿下 。

這種古老街燈現在己被淘汰了,政府巳將數支燈柱拆除,但在村民要求下,一支在現大會堂前面的燈柱,被保留下來,當作不被遺忘的留念。

石山腳新村發展暨治安委員會主席區貴方可謂一門三傑,區家”出產”最多村長。他跟一位大伯,一位叔叔,都先后擔當這個新村的村長。

其大伯區毓威,叔叔區識威,在此之前,被村民愛戴,選他們為村長。現在區貴方被委為新村發展暨治安委員會主席。

石山腳錫日風光

石山腳街場現址,在70多年前,發生過一宗最慘烈的火災,一列11間店屋被祝融夷為平地。

當時,陳老只約十二三歲,有一個晚上,大約是八九點,這里發生一場大火,現時的15號門牌至25號門牌的店屋,被熊熊烈火侵襲,結果全被燒毀。不過慶幸沒有傳出傷亡報告。

昔日採錫工業帶來經濟繁榮發展時,這街場是石山腳的商業旺區,有收買錫米店、收買樹膠店、雜貨店、茶餐室、添油站、鴉片煙館,甚至有兩間妓院,各族佳麗皆有,也有日本佳麗在這里賣春。

凡有妓院地方,顯示該處經濟發展不錯。

現在這11間店鋪已全重建了。

學校用亞答建蓋

這里也有一個簡陋的油站,位處現大會堂前面毗鄰雜貨店前面,現在只剩下一個添油的石礅吧了。

石山腳最老的學校是新民華小,建于1913年,比陳漢明父親當年開辦的華僑學校還要老。當年,新民學校是一間亞答建蓋的建築物。

陳漢明的父親當年就在其現居住屋開辦了華僑學校,時間比新民學校稍遲。

石山腳的東端,有一間滿佈鎗彈彈孔的屋子,是村里最有二戰紀念代表價值的建築物。

當年是一位經營採錫業的英國人所擁有。這位英國人長得很矮,有”矮仔鬼”的外號。

當時日本蝗軍追剿英軍,追至石山腳時,懷疑里面有匿藏英軍,以機關鎗向屋里掃射。因此,該屋留下疊疊彈痕,至今仍留在牆上,沒有被修補。

愛收藏採錫器具

認識甘添發(阿標),你有機會一睹現在難以見到的一些採錫器具,他家收藏到許多其父當年用以謀生,維持家計的採錫工具。

他父親當年在一家洋人經營的錫礦場當管工,對採錫工作很熟悉。自小,阿標就對錫礦和採錫工具有所認識。

自他六、七歲起,父親便經常帶他們幾兄弟姐妹到附近一條河流里淘洗錫米,工具就是琉瑯盤。

用琉瑯盤淘洗錫米,要申請琉瑯執照(俗稱琉瑯紙),否則是違法的。

淘洗干淨后,就將錫米賣給馮金發的母親,換取金錢過活。出售時,當時錫米是以裝在煉乳罐為標准,一罐的淨重量為2斤,可以換到2至3元。當時鈔值很高,16仙就可以買到一斤豬肉了。如果有30元至40元,就可以買到裝滿一牛車的食糧了。

現在,錫業已成夕陽工業了,雖然洗琉瑯已被時代淘汰,已無用武之地,不過,許多琉瑯婦,每年寧願白繳更新琉瑯執照費,也不想失去琉瑯執照。
1.jpg
2.jpg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