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乐器~印度的传统乐器

印度的古樂器
印度的古樂器確實出現的時間是無法考正。但5千年前,印度的古藉奧義書中就載有印度樂器的章節,即可證明印度古樂器的悠久之歷史。

人類發明樂器的進化,一般認為是始於狩獵或製造聲響,嚇退敵人。印度人相信,古老的先人,所使用的兵器弓和箭,在殺敵前以弓和箭,發出的聲響,應該是古樂器的濫觴!

在羅摩耶那(Ramayana)的古印度劇有一段劇情,描述羅摩(Rama)如何以兵器弓和箭,發出刺耳的音響,挫敗敵人的士氣,搗亂敵營。由此推論,印度弦嗚樂器是由兵器的靈感而發明的樂器。

塔不拉鼓(Tabla)在北印度無論是室內樂、其他樂器合奏、聲樂、民間慶典 ,舞蹈 .戲曲表演 宗教頌讚等領域,不可缺席的印度手鼓樂器。

雖然印度有非常多樣的鼓樂器,但北印度古典音樂中,唯有塔不拉最能符合傳統印度風格的節拍搭拉Tala的要求,誏樂師與聽眾得到最大的足!
但塔不拉的鼓手,無論和西塔(Siter)等古典音樂伴奏或獨奏(Solo)的表演其技巧功力,是非常嚴刻,難度很高。除了技巧熟練,樂理的融會貫通,才得己勝任。塔不拉的學習是永無止境。筆者的老師美籍(Dr.Boos)打了30多年他仍謙稱遜的說;天天在學習。印度老師姆客氣(Guru Mukergee)每天仍要勤練二小時。已仙逝的塔不拉鼓大師阿拉朗卡(Ustad Alah Rakha )在80多歲時,在演練中,突然高興的呼叫—今天我打這聲 NA. 是我這輩子最滿意的一次!我死而無憾了!一幅朝聞道 夕可死,修成正果得道之愉快狀!

當今能在台上表演的或出CD的 都有5年10年/20年/30年的老師(Guru)才能勝任,因此塔不拉鼓,被譽為史上最難學的打擊樂器,在印度則被稱為樂器之王之尊稱。!

西塔琴Sitar的源流眾說紛芸,一般印象是從南印度的維納琴改良,但據考據應該是改自波斯的雪踏(Sehtar)琴。
西塔琴是北印度最重要撥弦樂器。至於是何時被改成今天我們看到的西塔琴原形,精確的日期己無可考,傳說14世紀己有西塔琴的出現,但在1700年,蒙兀兒王朝未期,西塔琴己開始逐漸廣為流傳,是毫無疑問的。

西塔琴可以說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古典樂器,印度西塔琴大師拉威香卡(Ravi Shaker)無疑的是誏印度西塔琴成功的推上西方聽眾,甚至於全世界最重要的功臣。

西塔琴的構造非常有趣,有一頭長頸部,上層的主弦通常有7條弦、下層11條是持續共鳴弦(嗡嗡聲) 彈奏的方式是以手指撥弦。共鳴弦在主弦彈奏時無需彈撥的。共鳴箱是葫蘆做的,通常只有一個,大師也有特別定做二個共鳴箱的。

西塔琴除了是重要的北印度古典音樂,不論是器樂合奏、興都斯坦尼的聲樂合奏,北印度的傳統舞蹈,在西方融合音樂,西塔琴也甚為普及。反而在南印度音樂或民歌中甚少出現他的蹤跡。

西塔琴的結構是非常複雜的,上選的材料及有天份成熟的師傅,才能做出完美的好琴。

即便擁育有上好的西塔琴,也要育正確的調音,方能發出最好的琴聲,調音的方法有很多种,使用者必需認真用心的學好調琴方法,即便同一把琴,因為彈不同的拉括格需要的Key也不同,正確的調音,方才能事半功倍。

學好西塔琴是非常困難的,首先要找好老師古儒吉(Gurujee),西塔琴是無法無師自通的。

聽西塔琴是很愉快的体驗,好聽的西塔琴、特別是拉威香卡的作品,給人此琴只應天上有的感動。

沙蘭吉琴在17世紀己是印度受歡迎的弓琴,沙蘭吉琴和西塔琴一樣,也是印度古老的樂器。沙蘭吉琴是非常適合的聲樂伴奏琴,同樣也是很棒的獨奏樂器。

術業有專攻的大師,可以拉出非常酷似人的聲音。沙蘭吉琴是由整塊騰木( tun)做成,在共嗚器上方的獸皮是山羊皮做的,主弦只有三條弦,也有四條弦,第四條則是持續低音弦(Drone)。但共嗚弦則有30到40條。

拉琴可用義甲或用比較緊的馬毛做的拉弓。拉琴是將琴放在膝前,左手扶琴,右手彈或拉琴。

傳統上沙蘭吉琴是卡薩克舞蹈搭配,也是北印度興都斯坦尼聲樂常見的樂器,近代的電影也是屢見不鮮的配樂樂器。

舒耳巴哈琴(Surbahar),基本上是西塔琴的改良延升版,琴身比西塔琴要長,琴音可上下到4個8度音。學會西塔琴的人,可以駕輕就熟的要彈舒耳巴哈琴。由於舒耳巴哈琴的音域寬廣,很適合彈奏比較複雜的樂章。在印度古典音樂中,比較長的阿帕斯Alaps(拉格第一樂章的即興序曲) 是非常合適的樂器。但相反地在彈拉格Raga的第二及三樂章的Gat及Jhala(結束樂章的快板) 由於琴身長(高於西塔琴)就有些力不重心,在快板的樂章,有時聽起來就有些混濁不清,昏暗不明;因此也有樂師在第一樂章阿帕斯用舒耳巴哈琴,再換西塔琴演奏Gat及Jhala的快板樂章,各取所常。

笛魯巴琴和印度剎蘭吉琴(Sarangi)系出同門和埃史拉吉(Esraj)琴更是形同姊妹(差別在共鳴箱)是比較晚近開發的印度弦樂器,大約是在18世紀才流行的樂器,這樂器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區也很普及。

笛魯巴琴身的頸部有點像西搭琴,琴長約三英尺,在琴把上佈上如西搭琴般的琴格,有19格,通常笛魯巴琴有四條主弦,三條副弦,鋼線或銅線;及下層18到22絛的共鳴線。調弦為 Sa Pa Sa Ma(C1 G1 C F) ,共鳴箱呈缽型,覆蓋上山羊皮,笛魯巴琴和西塔用義甲不用的是用琴弓演奏和小提琴的弓近似,聲音哀怨淒美,會拉沙蘭吉(Sarangi)或埃史拉吉琴或西塔琴的樂師,都可輕易的會拉笛魯巴琴;是北印聲樂的常見伴奏樂器。

剎羅琴(Sarod)又稱沙拉瓦琴(Sarrawat),是短頸的印度古典撥弦琴,形狀近似中國的琵琶,剎羅琴(Sarod)是在19世紀,從中亞、波斯、阿富汗的魯持琴(Lute),拉巴琴(Rabab)逐漸演化而成,眾說紛云,也有一說是源自希臘魯特琴。

剎羅琴琴共鳴箱比較小,是以義甲來彈奏,共鳴箱上是用羊皮覆蓋,在撥弦版是呈三角型,撥弦版表面是銀色金屬撥弦板,撥弦板上沒有琴格,琴桿上頭有的附有共鳴球和不附共鳴球兩款,琴面表皮下是抽木材質的琴身;剎羅琴共上層有8金屬弦(也有6條),其中4條是主弦,其他2條是持續音、2條奇可力Chikari(可產生節奏拍子) ,下層有11到15條的共嗚弦,調弦音為(SA SA SA PA SA MA(C1C! C G C1 F!) 音域大約三個八度音。這些共嗚琴也是逐次配合不同拉格(Raga)的主弦的調音而調音, 才能彈出好聽的剎羅琴。琴長從110公分到114公分。

剎羅琴是北印度常見的器樂,經常和塔不拉鼓一起演出,如北印度的古典樂或興都斯坦尼聲樂等曲目。

剎羅琴大師阿里阿卡巴汗(Ali Akber Khan)已80餘歲,仍活躍在美到處表演,1968年同時在美國及印度,成立以剎羅琴教學為主的,AMMP印度音樂的學院,推廣成效蜚然,已有近萬人到該校畢業。因此阿里阿卡巴汗也常受邀為電影配樂,1998年並獲美國艾美獎提名,榮譽等身。

帕卡瓦甲鼓和魔力鼓根非常神似,都是雙頭魔力單根雙面鼓,帕卡瓦甲鼓略大於魔力單根鼓。

帕卡瓦甲鼓的鼓身是一体成型挖空的木頭,兩頭一大一小,大的是低音,小的高音。鼓皮是山羊皮,兩頭以細山羊皮拉緊,可做調音,在兩邊鼓皮上面,有如CD圓圈式黑色固定片,稱為帖馬力 (Tamarid)是以樹汁、錳或鐵粉末加上飯粒,技師再繞線黏在鼓面上,這固定片的張力,散發共鳴,是對鼓聲好壞最重要的關鍵。

帕卡瓦甲鼓擊鼓的方法以雙手或單手相互擊鼓。由於前人有留下很多很棒的鼓譜,常用的有20多種,因此搭配在在音樂的表現技法上和塔不拉鼓鼓,都是絕佳的印度教的興都斯坦尼音樂土魯帕德(Dhrpad)的伴奏鼓。

多喝拉鼓最早是來自中亞,從印度廟宇中的刻畫中常見的樂器,多喝拉鼓在印度流傳也有千年的歷史。

多喝拉是雙頭鼓,5又1/2的鼓面,高約19吋高,鼓身是空木,山洋皮鼓,外面有繩子固定,同時也做調音用。多喝拉鼓也有用金屬固定及調音。

12世紀在印、巴流傳的蘇非卡瓦力的備,北印度各地的民間歌謠、慶典多喝拉鼓更是不可少的鼓樂器。

印度手風琴( Harmonium)由19世紀改良自歐洲傳來的風琴,歐洲的手風琴必需要腳來踏風,體積壯碩,進口成本高,搬動不易,另則印度樂器,通常是席地而坐的表演,很不塔調;聰明的印度人,於是發明了這箱形手提式的風琴。

原西方以腳採踏板,好處是雙手可彈琴,但印度音樂並不需要西方的和弦(chords) 因此,西方風琴, 很快的被印度箱型手風琴,被改成箱形的手搖取代,因此印度手風琴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廣受歡迎,流行整個印度次大陸。

當時在印度不分南北,到處聽的到印度手風琴的樂聲;如今只流行在北印度地區的宗教吟唱、輕古典、電影音樂等等,但印度、巴基斯坦卡瓦里(Qawwali)蘇非吟唱,則是必備的樂器。

印度手風琴上的琴鍵看起來和歐洲的風琴沒有什麼不同,但印度手風琴有幾個鍵是有印度特色的持續低音鍵。

在印度除了上述含有持續低音鍵外,一種專門用在演奏持續低音,沒有琴鍵的的手風琴,稱之為蘇皮地(Surpeti)。印度手風琴是一個精緻木作箱形樂器,裏面包括正前方的琴鍵、正前方的名種控制按紐;在正後方,有四方形的活動夾板—即為風琴手搖送風器,箱殼外的手提把等結構。風琴送風器也有是外置的,由外面的送風器加壓到手風琴主箱運作,比較不方便,因此並不多見了。

手風琴的琴鍵有黑白鍵,鍵的款式是西方古典琴鍵,至於西方標準的如A=440的Key在印度手風琴是不需要的。通常手風琴樂師,在箱子上面加保覆罩,一則是保護樂器被碰撞,二則可以在超高頻或低頻的吸音,也可做消音等用徒。

手風琴前排的控制閥門(紐) 主要是控制風琴的風向,配合所要的表演功能。

除了持續低音控制紐,每一個簧室配有一個控制紐,以防送來的風任意的擴散,爾有另外加上顫音裝置的控制紐,唯一般的樂師,仍習慣在奏樂時,打開所有的按紐,專心演奏。

手風琴中的持續低音控制紐和其他的控制紐,是完全區格的,以防止漏風干擾,持續低音有他特定的音高,如A、C、D、F、G等的極高音等。

印度手風琴一般有二種演奏姿勢,最普遍的是將手風琴放在前面右手彈琴、左手送風。至於卡瓦力則將手風琴的一半斜放在膝上,一樣是左送風,右彈琴。如果是左徶子當然就相反。爾有在節慶時要邊走邊彈,那就只好做背帶,非常幸苦了。

彈不拉琴,在印度是不可缺的弦樂器,即便伊朗也是常見的樂器,因為印度音樂和西方音樂合弦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在旋律轉則時或進入即興時以持續抵音(drone)彈不拉琴的撥弦聲響,是絕佳的伴奏樂器,因此在印度,無論南北,聲樂和其他器樂都需要彈不拉琴。

在幾世紀前,彈不拉是比較小,原因是用來做共鳴器的南瓜,在當時無法取得如今天看到如此大的南瓜共鳴器。頸部的嘍空部份,是共鳴器的中心點,彈不拉的琴座是柚木材質做的。彈不拉琴共用四條弦,3根弦為鋼弦,另外一弦是銅弦。

演奏的方法是由手撥弦,而不用義甲。調弦法為Pa Sa Sa Sa (G C C C1) 或
0 0Ma Sa Sa Sa sa 有時是 Dha Sa Sa Sa 或是Ni Sa Sa Sa (假如Raga是Dha 或Ni音) 。
0 0 0 0 0

班舒李笛(Bansuri),亦稱之為(Bansi/Murali/Venu.)是印度的竹笛,印度古蹟寺廟的刻畫,印度古典文學、文獻中,班舒 李笛無所不在,其中數奎師耐神吹橫笛的畫像,令人印象深刻。

班舒李笛大部份是竹做的,也有用蘆葦做的。傳統上有二种班舒李笛,橫笛和直笛,橫笛尺寸小於直笛,竹管長短不一,從28公分到50公分不等,一般笛有八個笛孔(前段七個後段一個)音高、音程也不同。在印度古典樂出現的均為橫笛,直笛僅在某些民歌謠中被使用。

班舒李笛是非常感性、細緻的樂器,表現仁慈、優雅氣氛、神的恩典的印度音樂,無疑的班舒李笛是最貼切的樂器。班舒李笛音階適中,可吹奏非常接近人聲的迷人特質, 由於擁帶方便,質材佳的班舒李笛,不會受到不同天候、環境改變音色品質,在印度堪稱普受歡迎的樂器之一。

北印度嗩吶 錫耐源自波斯、中亞的古樂器,傳到中國稱嗩吶,由於聲音嘹亮、無論在中亞、印度錫耐、中國嗩吶都是喜氣洋洋、結婚、迎神、慶典最受歡迎的樂器。

嗩吶(Shehnai)是雙簧管樂器,實際上是4簧管,2個高音簧、2個低音簧,吹管木製,啦叭是銅製品,有8個孔,孔面有時上臘、傳說是討吉利,實際上有改善音質的功能。

北印度古典樂中最有名的嗩吶(Shehnai)大師比史米拉汗(Mr Bismillah Khan)已是80多歲的老人,吹起嗩吶仍然簡潔流暢比史米拉汗是印度國寶級的大師。

嗩吶要領在快速、不停的吹氣吐氣,在台灣鄉間,師父從小就吹嗩吶、吹了50年,臉皮己變成有彈性的氣囊,吹氣時,整個臉變成球狀,非常不思義。

噴吉是印度吹蛇人的樂器,也是北印度旁庶普(Punjab)、古賈拉(Gujarat),拉佳斯坦(Rajasthan)和巴基斯坦的民間樂器,噴吉相傳是吉普賽人或羅馬傳到印度的樂器,從中東到北非都有類似的樂器,印度噴吉外形像葫蘆,再插入二支竹或蘆韋做的吹管,中東、非洲僅有一支吹管,噴吉一支有6個吹吉主音管吹奏主旋律,另外一支則有2到3個吹孔,是做為持續低音所用。這插管也可再插幾根,適應不同的要求,據說最多可以到五支插管。

噴吉的旋律非常怪異,用來引蛇出籠可不是靠怪異的聲響,事實上蛇沒有耳朵,蛇是聽不到噴吉的樂聲的,可能是噴吉發出的尖高音量,產生的共振的剌激後的反應吧!

維納琴(Veena)是印度南方,最古老的弦鳴樂器,現在我們看到的維納琴是在3佰到4佰年前,歷經先賢多次改良改進而成的。

琴頭共鳴箱是由中間挖空,外形如西洋梨狀,木頭材料主要是採自潘木或黑檀木;在共鳴箱上放置一個絃馬,絃馬的旁邊很多嚮孔,絃馬是木製,絃馬上有4條主弦,而副弦則是黃銅做的,副弦安裝在主絃馬和橫跨共鳴箱之上,共嗚箱之未端,有一突出的橫板,做為琴絃的固定物,琴柄和共鳴箱,也使用相同的木質材料制成的,當然琴柄也是中空,指板和琴捍之間凸起部份是以象牙安裝,琴首與琴捍相同,琴頭有神話中虛構的的彫刻圖紋,在琴頭下方之琴捍可置小型共鳴器,是活動的可自由放置取下。

這小型的共鳴器可保持琴聲的穩定或增加音量等功能。琴格上有24個弦,各弦各擁有兩個八度的音域,在一個八度的音域中只使田12個琴格,主琴格上有調音記號,絃軸是在琴首之兩瑞各兩個,弦是通過琴首和指板之間的上絃馬。另外副弦的三個絃是附著在共鳴箱上方維納琴共有7根弦,4根通過琴格之上的弦是做為彈奏旋律用,另外在指板旁的3根弦是對旋律共鳴伴奏塔拉(Tala)或打拍子而使用的。主弦4根之中有2根是最接近演奏者也是最細的二弦是鋼弦,另外2弦是黃銅或銀弦,副弦3根都是鋼弦。

維納琴的演奏,通常是將琴水平,置於演奏者的膝上或將琴首置於肩上,持琴的方式是依演奏者之習慣而不同。彈奏時用右手彈弦,左手在琴的指板上按弦及在琴捍上移動。彈奏的右手指有些用指甲直接彈,而有些裝義甲來彈。在印度,一般業餘的愛好者,使用義甲彈奏較普遍,然而著名的大師,皆習慣用指甲彈奏。 維納琴的主弦是用右手的三個手指來彈,小指經常為了配合節奏所以彈副弦。雖然主弦是被按在琴格之間,副弦是經常開放的,但比較優秀的大師能利用副弦奏出很美的音效的。

盧達維納琴(Rudra Vina)在吠陀時代就出現了,亦稱之為賓(Bin or Been)在6到7世紀的古廟仍可以看到盧達維納琴的刻或畫的圖像。

盧達維納琴共有3個琴格,有主弦和副弦及二個葫蘆形的共鳴器。
盧達維納琴為興都斯坦尼的弦樂器。

維其查維納琴和盧達維納琴很神似,差別是在沒有琴格,彈奏法和夏威夷吉他很像。

沙拉沙地維琴,立刻令人聯想手抱樂器的學習知識的女神,沙拉沙地,由此可見沙拉沙地維琴的歷史之久遠,沙拉沙地維納是南印度卡納提可音樂不可少的樂器。
沙拉沙地維納琴有不同的名稱,亦稱之為極簡維納琴,維納琴…等名稱。

沙拉沙地維納琴的琴身是以印度傑克木(Jackwood)整塊製成,通常琴身共有三大部分,共鳴器、頸部\和琴頭,有24個銅制的琴格,看似沙拉沙地維納琴有二個共鳴器,但事實上在琴桿上的共鳴器己不再是共鳴器的功能,僅成為琴身的平衡配備。這空的非共鳴器的材料不一定是用南瓜做的,可以是其他的材料替代。

沙拉沙地維納琴沒有共鳴弦,主弦4條,3條持續音(Drone)弦,琴頭修長的彎曲造形,可供沙拉沙地維納琴奏出特別的聲效。

南印度的彈這裹(Tanjore)是製造沙拉沙地維琴的大本營。
沙拉沙地維納 琴的彈奏和西塔琴 (Sitar)琴的坐勢同,盤腿席地而坐,以左手彈琴。

塔味鼓(Tavil)僅出現在南印度地區,鼓身是比例相稱的圓形魔力單根雙面鼓,鼓面以籐圈固定,再以大麻纖維緊綁。

演奏方式是席地而坐,塔味鼓放在膝上,左邊以棒擊鼓,右邊每個手指載上金屬的套管擊鼓,發出更尖的高音。

這種鼓通常是和那達史瓦蘭(Nadaswarm)的嗩吶搭配,在廟會、婚宴上演出。聲音高低分明,非常適合喜慶的氣氛。

欠擊啦印度手鼓,是印度的古老樂器,在幾千年的印度古圖文中,常出現這种手鼓,在南印度是僅次於魔力單根(Mridengam)常見的鼓樂器;印度欠擊啦手鼓比中東和西方的手鼓略小,寬約8到9吋,深約3到4吋,欠擊啦印度手鼓鼓皮只有單面,鼓皮是蜥蜴皮或蛇皮做的,因此有人稱印度蛇鼓。在圓型的木匡環另附有2/3片的圓金屬響鈴片,在擊鼓或搖鼓發聲金屬響音。

欠擊啦印度手鼓,左手持鼓右手以手掌或手指擊鼓(反手亦然) 。欠擊啦印度手鼓体積小但能量頗大,如沒有看到表演者,聽到宏量的聲響是不成比率的。

由於欠擊啦印度手鼓無法調音,如果鼓皮緊繃也可以在鼓皮灑一些水,可以改善,如潮溼鼓皮鬆弛時,可以曬太陽,燈或吹風机,但要小心過尤不及,可能傷及鼓皮。欠擊啦印度手鼓也有不附金屬響鈴片的。

魔力單根是南印度最普及的魔力單根雙面鼓,己有千年的歷史,南印度的古典器樂、聲樂、舞蹈常用的樂器。傳說是北印度塔不拉(Tabla)雙頭鼓是根據魔力單根所創的。

魔力單根是細長的撙形中空的紅木(Rosewood)或傑克木(Jackwood)的木頭材質所製成,兩頭大約有16到18條細皮線拉緊,(中間並夾有可移動小的木塊),可做為調音所用。
鼓皮約高音17/18公分及低音19/20公分是山羊皮,兩邊的鼓皮上,有圓圈式黑色固定片稱為帖馬力(Tamarid) 是以樹汁、錳或鐵粉末加上飯粒技師再繞線黏在鼓面上,這固定片的張力,對鼓聲好壞最重要的關鍵。

有些好古怪… 都沒看過…

我很喜欢印度音乐,尤其是他们鼓,还有笛,超好听的,超有感觉,超有节奏感!
喜欢看印度人跳童,是因为他们敲鼓敲得很投入,很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