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起源有4版本 紀念屈原最深入人心

週一是傳統節日端午節,一般認為是紀念屈原,但據中國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表示,事實上,按史籍資料顯示有4種不同說法,包括紀念伍子胥、紀念孝女曹娥、吳越民族圖騰祭以及紀念屈原。

先談“屈原”說。在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都,屈原投江殉國。

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天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至於紀念伍子胥的說法,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是忠良之臣,原為楚國人,後投奔吳國,因被人陷害,被吳王賜死。臨死前,伍子胥說:“我死後,將我雙眼挖出掛在吳國都城上,以看越國滅吳。”吳王聞聽大怒,讓人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馬革,在五月初五這天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另有紀念孝女曹娥之說

另一說法是紀念孝女曹娥。傳說東漢時期,曹娥之父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曹娥年僅14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7天7夜仍不見屍體,於是她在五月初五跳江尋找父親,後來抱出父屍。

最後一種說法是吳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個崇拜龍圖騰的部族——史稱吳越族。直到秦漢時代仍有吳越人,稱端午節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但是真實性尚待進一步考察研究。

不過,至今以紀念屈原最深入人心。王來華說,這是因為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崇高的品格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