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螢光燈泡可致癌 酚與世戰釋放毒氣相同

科學家發現,取代傳統鎢絲燈泡、獲廣泛使用的“緊湊型節能螢光燈泡”(CFL),在亮燈過程中會釋放致癌物質“酚”。

香港政府大力提倡市民轉用節能燈,但德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節能燈使用的省電燈泡,其釋放致癌物質“酚”與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軍用以屠殺猶太人的毒氣相同,呼籲民眾停止使用。

英國《每日快報》網站引述一項在德國進行的獨立研究報告指出,德國科學家發現CFL省電燈泡除了含水銀成分外,原來在使用期間會釋放出多種致癌化學物質,當中包括酚,會透過亮燈過程中所產生的熱力和蒸氣,釋放和苯乙烯兩種毒素。

接近頭部大忌

進行該項研究的專家建議停用或盡量減少使用此類燈泡,尤其應避免讓頭部接近,切勿作為兒童的夜明燈,或成人睡前閱讀的床頭燈等,因為長期及近距離與此類燈泡接觸,都會增加患癌風險。

英國環境當局仍堅稱節能燈泡是安全。不過,英國政府網上刊登告示,提醒民眾若不慎打破此類燈泡,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至少15分鐘,清潔碎片時要戴膠手套,同時應以膠袋密封碎片才丟棄。

為了推廣節能減耗,不少國家近年大力提倡使用節能燈泡。但大量廢棄節能燈泡所排放的重金屬,隨時令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污染。

香港綠色和平指,不少市民早前已聽從政府呼籲改用環保燈泡,因此,當局有責任主動跟進有關研究結果,並向公眾作清晰交代。

資料庫:酚工業用溶劑

“酚”(Phenol)是一種化工原料,常被用作製造工業用溶劑。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鄭利明指出,生產商要令水銀等發光物質穩固地塗在省電燈泡的玻璃表層,必須先將水銀與溶劑混合,才能進行塗抹步驟,因此,若溶劑內含有酚的成分,而製造過程中又未能完全揮發,便有可能殘留在燈燈泡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