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南加保色彩 “牛角”建築森州特色

1.JPG
森州學記帶領大家瞭解牛角建築物!

2.JPG
精美的木雕是米南加保建筑的特色之一。

3.JPG
森州博物館外型是典型的米南加保風格。

4.JPG
森州博物館外展示已有逾百年歷史的傳統“牛角屋”。

進入芙蓉市區,只要稍微留意,不難發現許多政府建筑物的屋頂都尖尖地往上翹,非常特別,而這種特色就被俗稱為“牛角”屋頂。

“牛角”是米南加保族數百年前從印尼遷往森州時,帶來的建筑風格。

數百年來,此建筑風格一直是森州的獨有特色,也凸顯在許多政府建築物,包括森州博物院、森州法庭、州議會大廈、州回教堂及芙蓉市政廳等。

為了讓大家更瞭解牛角建築物,森州學記決定帶大家走一趟“牛角”之旅,也讓大家更瞭解米南加保族群。

小水牛立功保住土地
牛角屋頂風格有段古

其實,米南加保族以前稱為“巴戈魯榮”族,牛角屋頂的風格也不存在,要瞭解這個族群及其建筑特色,就要從此族群數百年前一段以智取勝的故事說起。

數個世紀前,印尼蘇門答臘的巴戈魯榮人受到鄰族的挑戰以爭奪土地主權,巴戈魯榮為了避免流血鬥爭,就想出妙計,向鄰族建議進行“水牛搏鬥”,哪一方的水牛被擊倒就算失敗。

饑餓小水牛的角削尖

鄰族以為穩操勝券,就答應了,並牽出一頭體格健壯的水牛迎戰。巴戈魯榮人則放出一頭非常饑餓的小水牛,並把小水牛的角削尖。

饑餓的小水牛一看到大水牛就衝上前去找奶吃,大水牛不斷閃避,小水牛卻不斷往大水牛肚子下鑽,就這樣,小水牛的牛角刺穿了大水牛的肚子,令大水牛倒斃血泊中。

勝利後屋頂改為牛角形狀

巴戈魯榮人獲勝及成功保住土地後,把族名改成米南加保,即米南(minang)是勝利,加保(kabau)則是水牛,同時把屋頂改為牛角形狀,該族女性頭飾也帶牛角狀,以紀念比賽的勝利。

除了牛角屋頂,木雕也是米南加保建筑物特色之一,精美的雕刻手工讓建筑物展現另一番風味。

僅有舊式房屋才有“牛角”

隨著時代改變,森州目前只有一些舊式房屋才帶有米南加保風格,而森州博物館目前也存有兩座傳統的米南加保建築物,其中一座更是建於150年前的王宮,是當時的嚴端(最高統治者)送給公主的新婚禮物。

另外,米南加保建築特色也成功衝出大馬,在上海世博會上綻放光彩,因為大馬館就是以此建築特色興建而成,是森州的一大光榮!

米南加保族奉行母系制度
女性為一家之主

除了建築風格,米南加保族的另一特色是奉行母系制度(Adat Perpatih),女性在該族群的家庭裡,享有崇高地位,是一家之主。

把男生“娶”回家

根據該制度,男女雙方在結婚時,女性必須給男方聘禮,並把男生“娶”回家,孩子出生後屬於母親家族的一份子,而女兒也是土地資產繼承人;男生在米南加保族則扮演保護家園及維護習俗的角色。

母系制度的範圍也包括遴選領袖方式、文化習俗及懲罰方式等,而時代的變遷,讓米南加保族的母系制度文化起了一定的變化。

米南加保文化
森州統治系統深受影響

森州深受米南加保文化的影響,就連州名及森州最高統治者(等同其他州屬的蘇丹)的遴選方式也與米南加保文化脫離不了關係。

森美蘭州(Negeri Sembilan)的名稱是因為過去州內的米南加保族群分成9個部落而得名,每個部落由一名酋長領導,經過歲月的整合後,如今只剩4大酋長。

也有說法指出,“部落”在米南加保語中稱為“nagari”,森州原本應稱為“Nagari Sembilan”,但nagari一字被後人說成Negeri(州屬),以符合其他州屬的情況,才演變成今日的馬來名稱。

森州最高統治者由酋長遴選

另外,根據米南加保傳統,最高統治者並非世襲制度,而是由酋長從王族中遴選出來,就如森州現任(第十一任)統治者是第十任統治者的侄兒,卻是第九任統治者的兒子。

學記感言
發掘被遺忘特色
原本對米南加保族及牛角建築風格毫無概念的我們,經過此次專訪後,對自己生長的州屬森美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這些逐漸被遺忘及忽略的特色,其實需要我們去發掘,也只有在發掘後,才知道這些特色的可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