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的產生與發展

粵劇的源流

粵劇的起源和現代平劇的起源是同一個時代的,而形成的因素也是同樣的。粵劇的形成是在明末,最初和平劇同屬崑曲的系統;大江南北在這個時期都是以崑曲為正宗戲, 有所謂「江湖十八本」。卽《一捧雪》,《四進士》……《十八路諸候》等。而明未清初,粵劇是以江湖十八本為基礎,到最近十八本中之《六國大封相》、 《十奏嚴嵩》,仍然有在粵劇界中演出,不過己經如平劇一樣,由崑曲而變為皮黃戲罷了。平劇(京劇)由程長庚領徽班入北平,合秦、漢、川諸調而形成今日之粵劇, 尋源溯流,是同一個祖宗,而在戲劇分類上,又彼此都是皮黃戲和梆子戲的範疇。

粵劇,因此是屬於皮黃系統(即南北路系統)的一個地方戲曲的大劇種,它流傳於廣東、 廣西的粵語方言區以及東南亞、南北美洲兩廣華僑聚居地區。相傳它是源出於弋陽腔,與徽劇、漢劇、湘劇、祁劇、桂劇有血緣的關係。明未清初,弋陽腔、崑曲、秦腔等 “外江班”曾在廣東巡迴演出。清雍正年間,開始有廣東藝人組成“本地班”唱“廣腔”(廣東化了的高腔)。乾隆末年至清代道光初年,安徽的徽劇、湖北的漢劇、 湖南的湘劇、祁劇以及廣西的桂劇等“外江班”,把皮黃聲腔傳入廣東。崑曲日漸式微,皮黃鼎盛,“本地班”擷取眾腔之所長,以西皮、二黃為基礎,溶合弋、 崑二腔於一身,鑄成了粵劇的雛形。所演劇目、唱腔音樂、表演程式以至舞台語言,與徽、漢、湘、祁、桂劇大致相同。清雍正年間北京名伶張五來粵傳藝及後在佛山創建他的“琼花會館”;光緒年間,著名粵劇武生祁新華及其在廣州倡建的“八和會館”,對戲曲藝術的革新和促進粵劇的中興,起了重要作用。“外江班”逐漸退出廣東,“本地班”躍居上風,而且廣泛接觸本地的社會生活,風土人情和民間藝術,為形成粵劇的地方特色,提供了充份的條件。辛亥革命前後,隨着“民主”“科學”精神的傳播和影響,出現了由革命知識分子與粵劇藝人組成的“志士班”,演出“改良”新戲。抗日戰爭及解放後,其中由薛覺先、馬師曾、羅品超、紅線女等為粵劇提供 了引進時代性的新題材,出現了“時代”新戲,如《賊王子》、《白金龍》、《胡不歸》、《搜書院》、《關漢卿》及《山鄉風雲》等。

辛亥革命推翻大清帝國,成立中華民國, 曾參加反清政治活動的伶人黃魯逸、黃大漢、黃軒冑、陳少白、陳鐵軍、陳鐵平、熊飛等,繼續組成“優天影”、“採南歌”、“振天聲”等班演出,努力從事粵劇改革, 在劇本上揚棄傳奇性的舊題材,重視反映現實生活;在服裝上打破大袍大甲的古裝戲服成規,盡量利用清裝或便服;上演《火燒大沙頭》、《夢後鐘》、《剃頭痛》、 《虐婢報》、《廣州血》等反映和批評時政的,干預生活的改良粵劇,用平喉唱粵劇,用方言俗語入戲的廣東民間文藝氣息濃厚的戲劇。

民國初年至十年左右, 廣東局勢一度太平,廣州有規模的戲院“昇平戲院”,“南關戲院”、“東關戲院”、“西關戲院”和“海珠戲院”等,都上演粵劇;著名的戲班和伶人輩出;名班如 “祝華年”、“詠太平”、“周康年”、“樂同春”、“周豐年”、“顯太平”、“樂千秋”、“祝千秋”等;名優角式,武生有蛇公禮、靚芬、賽子龍、大葵、聲價羅、 新華、公爺創、東坡安、靚新華、鄭成公、靚顯、新金山貞、龍國等;小武有靚元亨、靚就、靚少華、靚彬、楊大敏、亞榮、亞宣、反骨友、崩牙啟、崩牙成、崩牙昭、 大和、東山、周瑜利、金山七、金山茂、朱次伯、周瑜林等;花旦有肖麗章、肖芙蓉、德仔、仙花發、白蛇森、紥脚文、蛇王蘇、紥脚勝、桂花芹、 丁香耀、仙花紅、亞南、亞立、馮敬文、李瑞莊、新文仔、萬盞燈、千里駒、新安、嫦娥英、美人順、美人莊,外江花、張淑勤、蘇州妹、西施槐、顏如玉、新麗湘、王者香、 楊州安等;小生有金山丙、金不換、公脚、亞謙、太子卓、新廣、奕秋、太子友、靚全、小生沾、小生聰、小生輝等;大花面、二花面有董卓全、大牛項、大牛應、 高佬朋、大牛見、高佬德、大牛昭等;男女丑有生鬼容、劉海仙、亞日、生鬼昌、蛇公旺、亞成、蛇公禮、岳六、過樹容、亞薪、生鬼毛、鬼馬元、蛇仔秋、蛇仔利、 水蛇容、水蛇禮、黃種美、李少帆等。當時被整理成本的粵劇劇目達二千六百多個,在量和質上都是可喜的。那時,廣東省四鄉每逢年節或大喜日子,都禮聘粵劇班下鄉演出, 即所以形成了一個興旺的粵劇十年。

從“五四運動”至“抗日戰爭”前(即公元1919年—1936年),是中國全民覺醒自強,要求團結進步的中興時期。在這十八年間, 廣東省的經濟和政局相對穩定,娛樂事業也因此蓬勃起來。這時,廣東的文明戲(話劇)已和粵劇逐漸配合,互相影響,加上由西方傳入電影,粵劇亟思革新求變, 以適合新潮流的趨勢就更明顯了。這時期,成名了的文武生薛覺先和丑生馬師曾,對粵劇的改進尤其熱心。他們一方面改寫新題材為劇本,在廣州,香港和南洋(東南亞) 一帶上演,競爭劇烈,大胆嘗試,在佈景、效果和戲曲方面,變化甚大。演劇與商業廣告相結合,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傳統排場戲被觀眾歡迎,新戲橋段雖或離奇怪誕 ,荒唐不經,舞台沒有活動換景,演員因組班訓練,所以人材輩出,演出機會也多,形成一個粵劇的黃金時代:班業興盛,伶人生活安定,或以劇本新奇見稱, 或以多變佈景制勝作號召,爭取到不少觀眾捧場。當時,廣州專門上演粵劇的戲院有十多間:大新百貨公司、先施百貨公司的露天舞台、海珠、樂善、太平、寶華、民樂、 河南等戲院設有活動舞台。那時,各戲班演出的劇本都有特色,作風各不相同:如以薛覺先為首的“覺先聲”以演文場愛情戲著稱;以馬師曾為首的“太平劇團” 雖演文戲但重諧趣,娛樂成份特高;由靚少佳、靚次伯、羅家權、林超群、龐順堯等人為首的“勝壽年劇團”,則以一齣傳奇戲《龍虎渡姜公》而震動梨園,側重佈景和舞台效果, 由頭卷而演至數十卷,行中人稱為傳奇戲。羅家權在劇中飾殷紂王獲再世紂王美譽。該班落鄉台腳應接不暇,名馳全省;以陳錦堂為首的“錦添花劇團”,挾武狀元的盛譽, 以真功夫、正北派和擅演機關武俠打戲見稱;如《大破銅網陣》、《三盜九龍杯》、《三俠五義》等馳名;由廖俠懷,新馬師曾、譚玉蘭為首的“勝利年劇團”, 劇本題材多採廣東民間傳說故事,如《大鬧廣昌隆》、《本地狀元》等,吸引觀眾;由曾三多、白玉堂、衛少芳、陳艷儂、李海泉為首的《粵中華劇團》則演袍甲戲及公堂戲為主, 白玉堂的公堂審案、靚次伯的坐車工架與陳艷儂的推車技藝,行中公認為粵劇藝壇三絕。當時有四大名生並存於舞台,即薛(薛覺先)、馬(馬師曾)、桂(桂名揚)、 白(白玉堂),各擅勝場,大收旺台之效。當時的報刊曾讚薛覺先的劇團有“北派的工架,京戲的武術,梅(梅蘭芳)派的花式,電影的表情,話劇的意識和西劇的佈景” 等特色。當時,粵劇戲班也由於劇務繁忙複雜,組織擴大,來往省港演出的巨型班和到四鄉演出的下鄉班全班人數有達146人之眾的。所乘的專船塗紅色叫“紅船”,分龍、鳳艇, 另加一艘運載戲箱、佈景、樂器的畫舫及一艘運載舞台用具的貨艇,一班四大艇,可見其規模之大。

由于劇本內容和粵劇觀眾對象的改變,粵劇的服飾,語言、音樂、角式、 佈景、效果和化粧,以至戲班組織,演出宣傳,都不斷起著變化。自薛覺先的《璇宮艷史》和馬師曾的《賊王子》起,戲服中、西裝兼備,主角自置“私伙”戲服,標奇立異,各出心裁,剌繡的古裝漸被玻璃膠片或釘珠古裝代替刺繡戲服,令人眼眩目迷,滿台閃光。化粧方面,以前只有旦角和大花面開臉化裝,生角極少變化,丑角只用白粉搽鼻,而武生和小武是不用化粧的。到了民初至抗戰前,即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粵劇的所有角色都化起裝來,還有些用了電影演員的化粧品和技巧,以配合燈光的改變, 而顯得更自然美麗。佈景方面,仿民初的文明戲(話劇)設置軟景實物傢俬之外,更改用機動配套的機關佈景,立體景(街道、城牆、花園之類), 同時更以電光反射配合聲響,使風雷雨電一一出現於舞台,一如電影之有氣氛效果。

語言方面,沿着清末民初的餘風,中州音、桂林官話越來越少用,差不多全用粵語 (廣州話)唱白、俗言、俚語、外來語(如沙士、所利、歉皮、拜拜之類)己嵌入曲文和對白之中,不以廣州話為母語的人就聽不懂粵曲了。馬師曾的《雌雄花》、《沙三少》、 是變革粵劇語言的代表作。

至於樂器方面,自然廣泛引入西樂、進行中西樂兼備,文流、磨合,戲棚樂師也大為擴充。由初期的十八位增至二十多位。原用的中樂簫、笛、 月琴、二弦、三弦、大鑼、大鼓、小鑼、發報鼓、提琴、橫蕭、錚、笙、管、椰胡、京胡、秦琴、螺和綽板等之外,又加入了西樂結他、色士風、木琴、梵啞鈴(小提琴)、 文德連、班祖、洋琴、薩克索風和爵士鼓等,這是京劇、川劇、滬劇等所不能接受的改變。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中國發生八年抗日戰亂、廣東境內和港、澳等殖民地, 已不復有粵劇安定發展的餘地。人人朝不保夕,城鄉皆艱苦抗戰,粵劇的生存空間漸被話劇所代替。但粵劇界仍掙扎求存,在流亡中爭取變革以迎合潮流,肩負教育民眾、 組織民眾的任務。廣州失守,香港淪陷之後,當時得令的粵劇班紛紛解散,伶人既不願與日、偽合作,更不肯投降事賊,便多走他方。馬師曾一度率“太平劇團”、 “抗戰劇團”等粵劇團體,並參與編導工作,演出《衛國棄家仇》、《洪承疇》、《難分真假淚》、《愛國是儂夫》、《漢奸的結果》、《秦檜遊地獄》、《救國協香兩深情》、 《還我河山》和《最後勝利》等劇,宣傳愛國抗敵的道理於戰前之香港,戰時之廣州灣、羅定和廣東西江流域。薛覺先率“覺先聲劇團”(演出過《貉嬋》等有抗戰意識的粵劇於香港(1938年)。小武關德興(新靚就)率“粵劇救亡服務團”於抗日戰爭期間(主要是1941年以後)在廣東廣西四鄉巡迴演出。他在抗日軍興時,原在美國三藩市演出, 訂有三年合約,但卻辭職從事義賣,義演等活動籌款支持抗日及賑濟難民,在廣東西南部(即廣州灣、湛江、遂溪、廉江、陸川、玉林等地)和廣西梧州,演出過《吳三桂》、 《鄭成功》、《絕不投降》等劇鼓吹抗戰;“周康年”粵劇團的二幫花旦瑤仙女,還親自參加十九路軍的淞滬抗日之戰,英勇地殉國於戰場;“新中華”粵劇團的二幫花旦馮玉君, 因在舞台上發表激烈抗日演詞,被香港英政府驅逐出境。都是值得一記的粵劇伶人的好事。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戰爭勝利,廣州、香港次第光復,人民重整家園, 逐漸恢復經濟,娛樂事業也隨之復甦。廣州長堤的海珠戲院、長壽大街的樂善戲院、豐寧路的太平戲院、惠愛東路的東樂戲院和漢民南路的天星戲院,長期成為粵劇的舞台。 當時電影片源不多,話劇逐漸衰退,粵劇又成為時代的寵兒,成為廣州市民娛樂的主要節目。這時,活躍的粵劇團和伶人如下:

( 1 )“勝利劇團”,由馬師曾、紅線女、 陸飛鴻等人主持,以“樂善”、“海珠”等戲院為場地,演出劇目有,《佳偶兵戎》、《鬼馬姑爺》、《刁蠻公主贛附馬》、《我為卿狂》、《苦鳳鶯憐》、《軟皮蛇招郡馬》、 《新璇宮艷史》。

( 2 )“覺先聲劇團”,由薛覺先、上海妹、半日安等人主持,以“海珠戲院”為基地,演出劇目有:《胡不歸》、《妻嬌郎更嬌》、《情場師表》、 《前程萬里》、《梅知府》、《嫣然一笑》、《紅樓夢》等。1984年二月該班曾與“日月星班”聯合演出《冰山火線》、《黃金美人》等。1949年四月丑生廖俠懷加入, 代替半日安作丑生曾演《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劇。

( 3 )“花錦繡劇團”,由廖俠懷、黃千歲、譚蘭卿等人主持,多演出於“樂善”、“太平”等戲院,演出劇目有《花王之女》、 《花染狀元紅》、《俠骨蘭心》、《花天嬌》、《妾何罪》、《潘金蓮與武大郎》等。1947年冬,廖俠懷聯合呂玉郎、黃秉鏗、鄧碧雲等另組“大利年劇團”,演出《玉蟾蜍》、 《甘地會西施》、《夢會西施》等劇。1949年初,譚蘭卿與梁醒波、少新權等重組“花錦繡劇團”,演出《鍾無艷》、《刁蠻公主贛附馬》等劇。

( 4 )“日月星劇團”由曾三多、 盧海天、譚秀珍等主持,演出劇目有《飲慈父血》、《封神榜》等劇。

( 5 )“錦添花劇團”,由陳錦棠、李海泉、譚玉真、秦小梨、衛少芳等領班,後來加入余麗珍。 演出於“長壽”、“珠海”、“太平”等戲院。劇目有《銅網陣》(四本機關戲)、《瘋狂花燭夜》(有行雷閃電、狂風暴雨效果及科學化活動佈景)、《三盜九龍杯》、 《三個武狀元》等戲。該班在廣東四鄉巡迴演出最多。

( 6 )“龍鳳劇團”,由羅家權、白玉堂、秦少梨等人領班,以“海珠”,“樂善”等戲院為演出場地,演出劇目有 《肉山藏妲己》、《海國美人王》、《亂世美人》等劇,大破傳統粵劇的規則,上演肉感暴露戲,反映亂世風情;1949年三月,秦小梨伙同羅家權、黃鶴聲、白駒榮等人另組 “大金龍劇團”,仍以秦少梨演肉感戲作號台,演出《妲己巧取玲瓏心》,《海蚌精》等劇。而白玉堂另與黃君武、鄧碧雲、鳳凰女等組“興中華劇團”,演出《偷祭貴妃墳》 等劇。

( 7 )“群龍劇團”,由李翠芳、吳惜衣、廖金鷹等人領班、演出《海底尋針》、《風雪夜歸人》、《風流艷王妃》、《龍飛鳳舞》等劇。

( 8 )“海龍劇團”, 由梁醒波、馮鏡華、芳艷芳領班,以“海珠”、“太平”、“樂善”為演出場地,劇目有《節婦斬賢夫》、《獨臂擎天》、《贛俠》、《名士奇花戲贓官》等劇。 後來,梁醒波,馮鏡華另與鄧碧雲、張活游等人組成“寶鼎劇團“,邀得半肓的白駒榮客串演出《泣荊花》等劇。

( 9 )“關德興劇團”,由新靚就(關德興),陶醒非, 馬金娘等領班演出《新關公千里送嫂》、《神鞭俠》、《岳飛》、《華容道》、《生武松》等劇。

( 10 )“海珠劇團”:由何非凡、少新權、上海妹、半日安、羅麗娟等領班, 演出《夜流鶯》、《怒破胭脂陣》、《胡不歸》、《母憑子貴》等劇。1947年初,何非凡另與馮鏡華、芳艷芳、鳳凰女等組成“非凡響劇團”,在“海珠戲院”演出號稱 “何非凡首本戲”的《情僧偷渡瀟湘館》、《三門街》、《天之驕子》、《怕了舊相思》、《花落鴛鴦塚》等劇。

( 11 )“丹山鳳劇團”:由羽佳、陳露薇、 楚湘雲等人領班,演出《生呂布》、《方世玉打擂台》、《黃飛虎反關》、《三氣周瑜》等劇。

( 12 )“勝壽年劇團”:由周少佳(早年享譽于南洋)率領, 演出《十里屠城》、《古塔可憐宵》、《三氣老狀棍》、《隱士戲檀郎》等劇。

( 13 )“前鋒劇團”:由麥炳榮、上海妹、半日安、衛少芳等人領班, 演出《陳圓圓與費貞娥》、《王辱前妻》等劇。

( 14 )“前程劇團”:由黃千歲、陳露薇、顧天吾等人領班,以立體科學化聲光舞台佈景作號召,曾演出《南國富貴花》、 《魂斷巫山》等劇。

( 15 )“黃金劇團”:由黃超武、徐人心、新珠等人領班,以機關佈景作號召,演出《旗開得勝》等劇。

( 16 )“新聲劇團”:由靚次伯、任劍輝、 陳艷儂、歐陽儉、白雪仙、任冰兒等人領班,演出《風流天子》、《三合明珠寶劍》等劇。

( 17 )“洛陽春劇團”:由呂玉郎、丁公醒、馮俠魂等人領班, 演出《蘇後解紅羅》、《多情燕子歸》等劇。

( 18 )“大龍鳳劇團”:由新馬師曾、馮鏡華、芳艷芬等人領班,演出《桃花扇》、《寶玉惜晴雯》、《啼笑姻緣》等劇。 自一九四八年至四九年,國共內戰激烈,國軍潰退、共軍漸佔全國,大量百姓、商賈南逃香港,廣東一帶的粵劇班已無法生存,加上惡性通貨膨脹,市場大亂,粵劇的表演黃金 時代就此結束。粵劇伶人,亦多隨廣東居民遷居港澳或海外,另求發展。後來有些老倌返國(主要是廣州)為人民服務,那時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事了。

这些大戏我有看过…觉得还蛮可爱的…
虽然我不懂他们在讲什么…嘻嘻…

o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