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用藥 不迷信新藥貴藥

自己買藥吃其實已算普遍,不過常在看病的人可能會覺得有些藥很貴,但從貴的藥換成便宜的藥,效用有沒有差別?其實每個醫院要將常用藥品變更時,都會做一簡單告示,尤其是慢性病患,更要注意常用藥品的變更。

拿藥去
認成分不認品牌
許多人拿藥只認品牌,但很多藥在專利保護期過後,就可以相同的藥物動力反應,也就是成分在血中濃度的作用,做出效用幾乎一樣的藥品,所以較貴的原廠藥和較便宜的藥,理論上兩者具有「身體相等性」,選擇成分相同藥品即可,而本土藥廠所使用的賦形劑等用來穩定藥性的藥品添加物雖與原廠不同,但應不致影響主成分效用。

國產藥未必差
醫師固然有習慣使用的藥物品牌,不過醫院進藥時,同成分同劑量多半只選1個品牌,民眾若有品牌顧慮,可能只能藉由換醫院、換醫師求診才行,但不建議做如此耗費醫療成本的事,應依主成分和適合的劑量、劑型來選擇。藥袋上應都寫明成分和商品名,若還不清楚可直接問醫師或藥師。

健保藥有規範
有些藥物必須用在適合的病人身上,若醫師認為不適合,病人自己又想使用,那麼就必須自費購買。例如質子幫浦抑制劑(PPI)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但如果是胃潰瘍的患者要用,就必須加做胃鏡檢查,確定應使用PPI,民眾才能拿到健保給付的PPI,否則若堅持要吃該藥,醫師認為沒有必要,也不肯做胃鏡,那麼就只能自費購買PPI。

拿處方箋上藥局
最保險的方式是持處方箋到社區藥局拿藥,不過多數醫院處方箋中只會寫商品名稱,而社區藥局的備藥可能沒有該種廠牌,只能再向物流中心取得,有時可能須稍等幾天,但好處是社區藥局藥師能較了解個人用藥情況。有些藥臨床效果反應較好,醫師用該品牌藥物較能配合治療計劃,所以會在處方箋寫廠牌名、成分名,同時加註「不可取代」,但此舉不應被濫用,民眾可詳細詢問醫師。

避免濫用和錯用
拿處方箋到藥局領藥可降低重複用藥的機率,以及避免未知的藥物交互作用。有時一天內可逛好幾家醫學中心,若有重複拿藥情況,就必須防範任 2種藥物會起交互作用造成副作用加強或藥效減低的結果。在社區藥局拿藥的好處是,藥師應擔起家庭藥師角色,發現有重複或不能併服藥物的情況,可當場給予指導,避免濫用和錯用的情況。

看醫師
準備好再上醫院
上醫院看病,若要在短時間內快速讓醫師了解你過去的病史,可做以下準備。
★記錄生理期 女性在和婦產科醫師討論前最好先帶過去3到6個月記錄的生理期時間、經血量等資訊。
★先預約掛號 預約掛號可換算到達門診時間,就不會等太久,若發現太早到了,建議可順便去量血壓,中大型醫院內都有免費血壓計可使用。
★先講過敏史 醫師準備開藥前,即使他沒有問,建議也要主動說明自己是否有藥物過敏病史。
★最近服藥狀況 最近或正在吃的中藥、西藥、保健食品,都應告訴醫師做為用藥參考。另外,有些人常吃特殊食物,也應告訴醫師,例如每天都喝2杯葡萄柚汁或每天都喝一杯人參茶等,都可能影響藥效。

專家說 吃前要問清楚
民眾可主動向藥師索取藥品的說明單,不過現在都有規定藥袋上應加強標示各種使用注意,若不懂而醫院藥局的藥師又沒有空解釋,也可就近拿到社區藥局詢問,問清楚了再吃。此外,患有多種疾病的人,不要相信哪個醫院的哪一科比較強就去那一家看,因為治療無法整合,而各種疾病並非獨立產生,而是互有關聯,無法整合藥物使用就無法達到最好的效果。

用药要小心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