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嶺園新村的牌坊頗具傳統特色。
獨家報導:李德明
(打巴21日訊)一個華人新村,分割成兩個新村,就像兩兄弟!
保留傳統原型的萬嶺園新村,可說是全馬最小的華人新村,村中只有一條長度不足400米的村路,狹窄的老街兩側,除了整齊排列的村屋外,就只有唯一設備陳舊的民眾會堂。
萬嶺園重組村居民岑國南披露,他原本也是萬嶺園新村居民,但房政部在2008年,將萬嶺園划分多一個萬嶺園重組村后,原有的萬嶺園新村,就成為廣東人說的“隔離村”。
他說,萬嶺園新村分割成兩個不同新村后,居民變更少,這里的村屋也剩下數十間,相互對望在僅有的一條村路上。
■經過歲月的洗禮,萬嶺園新村內的民眾會堂已陳舊不堪。
“萬嶺園新村與較現代化的萬嶺園重組村的關系,猶如雙包新村,雖分割成兩個新村,血脈始終相連。”
“因于,兩個村落互相依偎在一起,這里的風貌也生成了傳統和現代化的結合,通過良好協調,能開創發展的新模式。”
故此,他希望贏得補選的亞亦君令新任州議員,可以為兩個古今相連的新村,帶來更多發展。
■岑國南。
盼完善傳統新村基設
岑國南指出,萬嶺園新村與毗鄰的重組村不一樣,前者只有一條老街,村屋數十家,后者則擁有逾10條街道,住戶則多達300家,而且還在增加中。
他說,傳統的萬嶺園新村,居民都是華人,而毗鄰的重組村,則是三大民族居民的聚居地。
■重組村的房子美輪美奐。
他補充,重組村占地范圍很廣闊,雖然已有300村屋,但是還有很多村地是空置的,人們可以提出申請建房子,因此,他也很希望政府,能把村里的基本設施做得更完美,讓兩個新村的居民都受惠。
“至于萬嶺園新村,我希望新任的州議員,可為這個充滿傳統的新村改善設施,讓這個新村保留傳統風貌之余,也可擁有更健全的基本建設,如道路、溝渠、街燈、民眾會堂等,好讓一個傳統新村,與一個現代化重組村,能在互相協調下,散發出獨特的美感。”
■姚俊文。
重組村建屋 本地人難批
居民姚俊文受訪時披露,有很多本地居民提出申請重組村的空地建房子,但不知何故,總是不成功。反之,外地人卻容易獲得批准!
“因此,我們希望新州議員多關注此事,並向地方政府跟進和了解,以明確讓本地居民清楚,究竟需要什么條件,才能提出申請,並獲得批准。”
■萬嶺園新村的唯一老村街,不足400米。
他指出,新村有比較現代化的重組村房子,而村屋的面積一般是30尺乘80尺,村內的設備更加完善。比起毗鄰的傳統新村,這里還有大草場、兒童游樂場及廣場等等。
他補充,萬嶺園重組村的各族居民的比例是4:4 : 2,華裔只占20%,其他居民是巫裔和印裔。
重組村內設有美麗的廣場。
■重組村村民希望在兒童游樂場毗鄰,增設一個可供運動和休閒用途的公園。
2025-04-20T16:00:00Z
来源:霹雳人CHINA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