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炸煮炒家常菜 自制食材满足味蕾

江志清(右)及赖文仪(左),在当年创业路上获得父母赖振福(右2起)丶张银芝及全家无条件支持,才有今日的”隆树下饭店”,为食客送上承载着乡味的佳肴。
江志清(右)及赖文仪(左),在当年创业路上获得父母赖振福(右2起)丶张银芝及全家无条件支持,才有今日的”隆树下饭店”,为食客送上承载着乡味的佳肴。

(冷水河22日讯)家人同心,其利可断金!

年轻华裔夫妇离乡背景到邻国打拼,孩子出生后,为了兼顾照料孩子及家中长辈,而决心回归冷水河新村,重新寻出路;过程中,他们尝试与友人合伙却屡屡碰壁,最终在父母资助,加上兄弟姐妹出谋划策,一家人一砖一瓦砌成“隆树下饭店”。

“隆树下饭店”由江志清(45岁)及赖文仪(41岁)夫妇于2016年,在父母赖振福(77岁)及张银芝(71岁)的建议及支持下创设,成为村内有名的“夜市饭堂”。

但是,好景不长,饭店的营运在5年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重创而一度停顿,所幸在一家人相互扶持下,渡过了最难的关卡。

赖文仪说,“隆树下饭店”的每一道菜都倾注用心,所有工序亲力亲为,凡是能自制的食材,绝不购买现成,只为把最真实的味道端上食客的餐桌。

(本報張翠瑩攝)

“隆树下饭店”凭着实在的诚意及手艺,虏获了村民及游子的心,逢年过节更是高朋满座。(受访者提供)

“隆树下饭店”凭着实在的诚意及手艺,虏获了村民及游子的心,逢年过节更是高朋满座。(受访者提供)

言谈间,相较於健谈的赖文仪,江志清显得较为腼腆,虽话不多,但其脸上的微笑却从未缺席。当听到妻子特别介绍他自创的“自制药材盐鸡”,从当初默默无闻到成为镇店之宝,甚至吸引外地顾客订购时,他笑得合不拢嘴,仿佛那来自妻子的肯定,就是他最珍贵的成就。

赖文仪也提及,经过9年来不断改进,如今店内菜单上有约50道菜供选,每一道皆有捧场客;对於口味独特的食客,他们也会根据需求量身定制,为食客烹调出最对味的专属佳肴。

冷水河新村的“隆树下饭店”,每砖每瓦,都是靠一家人的同心与坚持而堆砌出来的。

冷水河新村的“隆树下饭店”,每砖每瓦,都是靠一家人的同心与坚持而堆砌出来的。

■收集食客回馈 再改进

9岁开始在厨房打滚的江志清是10余年前开始握上锅和铲,正式升格厨师;如今,他也是“隆树下饭店”的大厨,为食客蒸丶煮丶爆丶炒,送上一道又一道家常却不失风味的佳肴。

赖文仪说,做餐饮生意的人,最想看见的就是食客桌上每道菜肴都可光盘,如果食物剩太多,她就会浑身不自在,必会向食客探个究竟。

她说,通过如此的做法,一来可了解菜肴是否有哪儿做得不足,二来可以更加了解食客的口味及食量,而她都将所有反馈一一接收,作出改善之余也让食客感到受重视。

她也提到,店内所有料理皆由丈夫亲手掌厨,因此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食客偶尔需稍作等候,虽然难免有人抱怨,但为了确保品质与水准,丈夫始终坚持亲力亲为。

为了让丈夫专心掌厨,赖文仪则全力支援後厨及楼面事务,从备料丶收拾到招呼客人,全都一手包办,年迈的父母也尽力分担轻活,成为饭店稳定营运的温柔後盾。

以川芎丶当归丶枸杞及走地鸡制成的“自制药材盐鸡”,已从当初默默无闻,到今日成为“隆树下饭店”的镇店之宝,每日限量供应。

以川芎丶当归丶枸杞及走地鸡制成的“自制药材盐鸡”,已从当初默默无闻,到今日成为“隆树下饭店”的镇店之宝,每日限量供应。

■一家四口分工合作

采访当天,记者甫踏入饭店,便听见开放式厨房传来此起彼落的切菜与剁肉声,夹杂着交代食材与分工的对话;一抬眼,只见江氏夫妇身影穿梭其间,分工明确,默契十足。

除了每逢周二休息外,“隆树下饭店”每日皆於傍晚5时准时迎客,而在每日开业前的数小时,江氏夫妇与赖氏父母便已陆续抵达店内,展开一连串细致繁琐的准备工作。

这样的分工合作,成为“隆树下饭店”每日准时开业的关键;而店内墙上挂着的手作装饰丶店外的围篱丶屋顶新换的锌板,都是出自赖家姐妹及赖爸爸之手,这一切,不只是为了美化店面,更是一家人全力支持丶齐心守护梦想的真实写照。

沙爹鱿鱼可配以芭菇菜丶树苗或空心菜;其中鱿鱼与自制沙爹酱需一同颠勺,再配上经汆烫的青菜,撒上自炒及自搅的花生碎,乃最简单的人间美味!

“隆树下饭店”的咖哩鱼头煲,加入了梅香咸鱼增加风味,搭配丰富配料,再配上热腾腾的白饭,让人根本停不了口。

“隆树下饭店”的咖哩鱼头煲,加入了梅香咸鱼增加风味,搭配丰富配料,再配上热腾腾的白饭,让人根本停不了口。

■冷水河隆树下饭店
地址:冷水河新村交通圈旁
营业时间:下午5时至晚上9时30分(逢星期二休息)
联络电话:016-6741890

2025-04-22T02:10:00Z
来源: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