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利南發現發熒光的紫色蛙等24個新物種

6月4日,“自然保護國際”組織報告說,一支考察隊在南美國家蘇利南的高原發現24個新物種,其中包括這種能發熒光的紫色蛙。這種蛙背部皮膚呈醬紫色,上面還不規則地分佈淡紫色熒光圈。还有考察隊公佈的被稱為“大嘴”的小型鯰魚照片,這種鯰魚可能是蘇利南東部高原特有的物種。
1.jpg
2.jpg
3.jpg

紫斑蟾 大嘴魚 24新物種驚豔 蘇利南礦業 恐威脅生存
國際生物研究又有新發現,保育專家在南美洲的蘇利南發現了24種前所未見的新物種,包括耀眼奪目的紫色蟾蜍和其他四種蛙類,另有6種魚類和12種蜣螂(音同槍狼,又稱糞金龜)和一種螞蟻。學者前天公布照片,並提出警告說,當地礦業的發展,將威脅到這些物種的生存。
新發現的生物包括身材細小的侏儒鯰魚,身長不過3、4公分,卻有著與身材不成比例的超級大嘴;花紋斑斕的蟾蜍,通常帶有強力的毒液;還有行動敏捷的肉食蟻,上顎咬合能力驚人,張口速度只要0.13秒,這些發現都令專家欣喜不已。

雨林有如伊甸園
去年國際保育組織(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與合作機構在蘇利南首都巴拉馬利波以南130公里的高原山區探勘,進行了地毯式的物種調查,結果總共紀錄下467種物種,其中有27種都是蘇利南獨家發現,在全球其他地方都未曾出現,學者還發現以為已經絕種的長絲髯甲鯰魚,這是50多年來首次見於學術紀錄。
專家表示,少見人跡的蘇利南雨林簡直就是伊甸園,除了兩棲動物與昆蟲,顯然還有更多的稀有動物,但探勘鋁礦與金礦的礦業公司並不見得樂於配合保育。國際保育組織的副主席艾隆索女士表示:「這項發現極為重要,蘇利南在開發經濟之餘,仍需保護該國最珍貴的自然資產。」

◎卵齒蟾
特徵:卵在卵囊內直接發育成小蛙,長成小蛙利用上顎先端的卵齒將卵囊戳破孵化出來
分類:卵齒蟾屬(Eleutherodactylus)
棲息地:蘇利南東部高原
發現時間:2005年
◎針刺兵蟻
特徵:行動敏捷的掠食者,築巢於樹木上
分類:針刺蟻屬(Daceton)
棲息地:南美雨林
發現時間:不詳
◎侏儒鯰魚
特徵:形體細小,吻部特大
分類:烏勾鯰屬(Guyanancistrus)
棲息地:蘇利南東部高原
發現時間:2005年
◎紫色斑蟾
特徵:渾身深紫色帶有螢光紫斑點
分類:新發現的蟾蜍,歸類斑蟾屬(Atelopus)
棲息地:蘇利南東部高原
發現時間:2006年
◎食蝸蛇
特徵:色彩斑斕,能把蝸牛的殼剝離後吞食蝸肉
分類:Dipsas indica
棲息地:亞瑪遜盆地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