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医学的传入对中医学的影响

西方医学知识的传入,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是由外国传教士传入的。当时,除介绍有关人体解剖方面的知识之外,对西医、医院概况、医学教育等也都略有介绍。康熙年间传教士石铎(Petrus Pinuela)著《本草补》一卷,这是最早介绍西药的专著,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曾引用此书。有些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也为人们治病,总的来讲,西医的影响还不是很大。

19世纪初期,由于西方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西方医学也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外科、产科、骨科等手术疗法已有明显的疗效。1840年前后,一些新的西医、西药知识便进一步伴随着贸易活动和传教活动进入中国。

教会在各地开设医院、诊所,并在医院附设有学校。到1876 年全国教会医院已有16处,诊所26处。1854年,美国嘉约翰(John Glasgow Karr)夫妇在广州设立博医局,附设医学校,一般把它视为近代中国医学校的开始。在19世纪末这类学校大量增多,比较著名的有广州夏葛医学校(1901 年)、上海震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校、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四川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沈阳南满医学堂等等。

西方医学知识的传入与编译西方医学书籍是分不开的。近代最早出现的西医药书籍是1850年英国传教士合信编译的《全体新论》。这是第一本较系统的西方医学著作。1857~1858年合信还编译了《西医略论》、《内科新论》和《妇婴新说》。其后嘉约翰在1859~1886年间编译出版了西医、西药方面的书籍20余种,如《西医略释》、《裹扎新法》、《皮肤新编》、《内科闻微》、《眼科摘要》、《割症全书》、《炎症略论》、《内科全书》等。稍后,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编译西医药书籍,如《儒门医学》、《西药大成》、《身体须知》、《药性总考》、《全体图说》、《西洋伤科要览》、《内科理法》、《全体阐微》、《眼科撮要》等书。北京同文馆的德贞也编译了若干种有关著作,如《全体通考》、《全体功用》、《西医举隅》、《英国医药方》等。

同时期,还出版了一些介绍西医的刊物,如1872年北京西医院编辑的《中西见闻录》(《格致汇编》的前身)、嘉约翰1880年在广州出版的《西医新报》和1888年在上海出版的《博医汇报》等,都是比较早的医学刊物,其中《博医汇报》就是后来《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的前身。外国人在中国开设西药厂是从上海老德记药房(1853年)开始的,以后逐渐有科发药厂 (1868年,德国)、屈臣氏药房(1886年,英国)等等。

中国自办西医方面的教育事业,始于1865年同文馆中设的医学科,每班只有几个人,且不能实习,因此没有临床经验。1881年天津设立医学馆,1891年改名为北洋医学堂。后北京、杭州、江苏、江西、湖北、河北、山西等地也都设立了医学专门学校,西医教育逐渐推广。19世纪末20世纪初留学生中学医的人数也逐渐增加。这些留学生回国之后,大都成了医学院校的教职人员,成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现代医学的重要力量。西医的影响日益扩大,对中国传统的医学以及整个中国医学界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20世纪20年代,在一些大城市已形成中西医并存的局面。

怡保有哪些中医较出名?本人患有牛皮藓,想服中药调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