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姓起源於渤海 雖有4說法 地點皆相同 姓氏有源

詹姓人的始祖,是距今約2800年以前的周宣王,據《姓苑》所載,周宣王的孩子當中,有一名被封于詹地稱詹文侯,后建立詹國,因此其子孫以國為氏。

文侯在幽王時任少師,見幽王寵愛褒姒,玩物喪志,遂辭職返回自己的封地,后來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亡國之禍,自己也命喪黃泉。

而詹文侯雖然是幽王的庶兄,卻明哲保身,毫髮無損,其子孫也得以成功逃過一劫,因詹文侯首封於詹,故後世子孫尊其為詹姓得姓始祖。

詹姓源起還有另外4種說法,據《路史》所載,相傳古帝虞舜封黃帝之后得詹(同瞻,備受尊敬)者,子孫因以為氏,若依照這個說法,詹氏得姓年代比詹文侯更久遠。

然而,無論是以上哪一種說法,其源起的地方,就在渤海。

另外,據《百家姓溯源》所載,古代負責占卜的官職叫詹尹官,其后有以官職命姓者,稱詹姓,而在《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晉有詹嘉、鄭有詹伯,均以邑為氏。

最后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詹氏出自他族,今蒙古、土家、台灣土著、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1980年註冊放眼成立總會

詹美強說,雪隆詹氏公會是由吉隆坡及巴生一帶宗親所發起,在1978年來自砂拉越的國會議員詹長開,在詹尊平穿針引線下,召集了詹氏宗親們會面,發起籌備詹氏公會。

他指出,經過詹氏宗親們的努力,終于在1980年的國慶日成功註冊成立。

“我們每年都在當天舉辦宴會慶祝,惟在2000年后因為方便其他宗親原因,而把週年慶祝延至10月舉行。”

他說,先賢原本欲成立全國性組織,惟當時其他州屬並沒有詹氏公會,無法如願,可惜的是,至今他們也還是沒有足夠會員組成全國組織。

他指出,該會在2000年開始發起籌款運動增置會所,最終成功購下巴生的會所,為公會發展奠下堅實基礎。

“目前我們也打算購置隔壁單位打通,擴充會所提升硬體設備,讓會員們更多活動空間,惟這目前仍在討論當中。”

繁衍遷徙遍佈中國

詹姓源起久遠而又頭緒繁雜,在春秋時期,詹姓已分佈于晉(今山西一帶)、虢(今河南鄭州西北)、鄭(今河南新鄭一帶)等地。

戰國時楚(今湖北一帶)有術士詹何,東漢有武陵(治今湖北漵浦南)蠻詹山,可見在兩漢及其以前已有詹姓人落籍今湖北、湖南一帶,史料也表明兩漢時期的詹姓大多繁衍於古渤海郡、河間郡一帶。

晉代的永嘉之亂,導致空前的浩劫,五胡十六國從此開始,中原地區漢族子孫向南播遷也自此起步,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第一次民族大遷徙。

隨著動亂的擴大,中原的姓氏逐漸出現於今華東、華南、中南之地,其時入閩八姓中含詹姓,其在南方奠基既早,也就自然而然發展成為中國南方的名門著姓之一。

唐末五代時期,中原板蕩,狼煙又起,時北地民眾為避兵火而南下,詹姓子孫亦隨之南遷,這就使得南方原本就多的詹姓家族,隊伍更為龐大,如安溪開縣先令詹敦仁由河南光州固始,避亂隱居閩地之后仙遊,其家族落根當地。

宋朝時代,詹姓見諸史冊之名人甚多,且多為南方人,明初,山西詹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北、陝西、江蘇、湖北等地。

明中葉后,隨著中國航海技術提高,閩粵等沿海之地的詹姓有渡海赴台謀生者,明末,張獻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銳減,后湖南、湖北之詹姓伴隨湖廣填四川之風潮入遷今四川、重慶之地。

清中葉以后,詹姓分佈更廣,並有詹姓人揚帆南洋,遠徙東南亞。

如今,詹姓在中國分佈較廣,其分佈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浙江、江蘇、福建、台灣等省為多,現代因簡化字中詹與占的誤用,詹姓多被人以占姓見諸文字報刊,實然,詹與占為兩個不同的姓氏。

廣招年輕會員

詹美強說,公會要發展,就必須招收更多會員,尤其是年輕一代,以免青黃不接。

他指出,擴充會所是一個初步的理念,希望藉此讓會員更活躍于會務活動。

他說,目前比較活躍的會員多是巴生一帶,他希望吉隆坡及其他地區宗親也能夠踴躍參與公會活動,讓公會可以更加蓬勃發展。

另外,雪隆詹氏財政詹國榮指出,隨著時代發展,公會的經營模式也必須改革,必須要用現代化方式經營。

他希望能有一些知識型的會員加入,能為公會改革出力。

開先祠 重建成紀念館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辭世,于1980年建祠宇為“清溪縣開先令詹公祠”,以緬懷先令。

“開先祠”歷經千年滄桑,幾經興廢與遷徒,文革期間被改建銀行,原貌全毀,風光無存。20世紀90年代,海內外安溪詹氏鄉親和有識之士懇求恢復“開先祠”原貌。

縣政府為紀念先令上書置縣、致力統一之功,勤政愛民,清正廉潔之德,于1998年5月4日以正式批准擇地重建,並將開先祠易名為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紀念館。

海內外全體詹氏鄉親之力,精心建設,歷時六載,遂大功告成,並于2004年11月19日舉行落成慶典。

多以河間為堂號

詹姓在長期的繁衍搬遷過程中,形成以下郡望,如“河間”、“奎光”、“潔身”等。

根據雪隆詹氏公會主席詹美強指出,在我國姓詹者則多以河間為堂號。

他說,在我國,至目前為止只有4家詹氏宗親會,其中成立歷史最久的就是雪隆詹氏公會,已經30年歷史。

“其他還有詩巫詹氏公會、曼絨詹氏公會還有檳城的詹胡宗親會。”

詹美強說,詹氏公會目前擁有300多名會員,其中大部分活躍會員都集中在巴生一帶。

他指出,詹氏是一個較稀少的姓氏,而且宗親們都分散各地較難聯絡,宗親比較集中的有安順、萬絨,雪州的則是以巴生、直落及仁嘉隆較集中。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