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拉灣古打探歷史 經歷日治英軍時代

村長名人錄
第1任:宋長
第2任:羅樹觀
第3任:羅福
第4任:陳仲文
第5任:張福

經歷過150年時光洗禮的務邊古鎮,有著許多值得后人追溯的美事…。

配合《村中情》改革系列,記者在務邊文物館管理委員會秘書彭西康帶領下,走訪務邊古鎮的拉灣古打新村,從村民口中探索一段段的歷史事跡,原來這裡也經歷過日治及英軍政府的黑暗時代。

話說20世紀40年代(緊急狀態)英殖民政府鏟除馬共產黨時,將務邊一帶,如獅嶺、泵莪洞、石頭塔、榴槤多、食小塘、三板頭、蕹菜塘、木船、大港牛律、古背及耕莪迫遷到此,大家就在這裡打造家園,開始生活。

聽村民敘述當年情,原來電影中的3年8個月的日軍侵佔黑暗期、11年英政府統治緊急狀態期、共產黨遭人處處喊罵俗稱的“走狗”叛途等情節都在新村真實上演過…。

無論如何,因為一起挨苦的日子,促起村民相愛和睦的精神,濃情厚義處處在,令人特別有歸屬感,所以村民喜歡留在這裡,享受平凡就是美的生活。

不為人知的光輝歲月

拉灣古打是華人礦家開採錫礦的重要地區,最蓬勃時期有72家礦場,其中以余東璇為首就有10多家,其余礦場皆以“東”字帶頭,如“東成、東源”等,可謂世界最大的產錫區。

不舍得離開
*鄧富華(64歲,育有3名子女)

經過歲月的洗禮,后期發展的拉灣古打新村,今日已店屋林立,欣欣向榮。
家鄉是最好的!

我在務邊出世,小學畢業后到怡保育才中學念書,畢業后從事教育工作,首3年在金馬崙當臨教,過后幸運申請回到家鄉生活,在務邊文明小學當教師,但之后又調往太平當校長,2、3年再次申請回家鄉,1980年調回拉灣古打華小出任副校長,5年后調升為務邊咖啡山小學校長。

不經不覺,我在拉灣古打住了整30年,大半生在家鄉三校服務,很少教育工作者能留在自己的地方服務。

現在子女都已長大成人,且在外坡工作,我偶爾有去探望他們,但我還是不習慣都市生活,而選擇與太太繼續在這裡生活,因這裡有很多朋友,且退休生活很寫意,我也參與馬華的服務工作,為村民服務,我覺得很有意義。

一般上,我每早與朋友喝早茶,下午便到馬華服務中心,村民有投訴就協助處理,生活有寄託,而且找到滿足感。當然,我閒時也會搓搓麻將。

我現已年過半百,朋友一個個地“走了”,有時不禁會感慨生命的有限,也領悟到行善和助人都要及時,正如我選擇留在家鄉生活和工作,只因喜歡這裡的人情味濃,這是繁華都市無法找到的。

難忘戒嚴時
*郭煥容(64歲,從事建築,育有8名子女)

我經歷過英政府時代,1949年緊急狀態時搬來拉灣古打新村,最難忘的是戒嚴時期,每聽到有人敲打火水桶“啪啪”聲,村民就嚇得紛紛關門,沒有人敢到處跑,唯我當時是新村警衛團員,擁有特別“通行證”,所以可通行無阻。

最刻骨銘心的是日軍撤離,英政府入主后,那些被稱為“日本走狗”的共產黨員,親眼看到他們被英軍禁錮及以煙蒂灼傷。

回想起來,因為家裡貧窮,我12歲才上小學,只受過3年教育,年輕時當過膠工,21歲轉行做建築業,曾在吉隆坡和檳城工作長達20年,孩子成年后,我才回到家鄉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老了,這裡也變成“老人村”了,多數年輕人都往外謀生發展,但欣慰見到新村的基建和發展都有提升,以前的舊板屋,今日多了些華麗房屋,感覺上新村變高級了!

這都是遊子跳飛機賺到錢后,回鄉置業。可見,不論相隔多久,相距多遠,大家還是會回來這裡,而村民的情誼就好像“兄弟姐妹”般,這是我最留戀而不願跟隨子女到香港或新加坡的原因之一。

躲林中3年
*葉金土(76歲,從事養雞業)

在日治時代,我們一家大小曾躲到森林度過3年逃亡般的苦日子,當時我才9歲,三餐無溫飽,靠種番薯、打魚過生活。

當時也沒有水電供應,晚上都是靠點火水燈照明,也可驅趕野獸。同時,燈光也不可太亮,因擔心會被日軍巡邏飛機發現,並隨時高空轟炸。

恢復平靜后,我12歲才上小學,接受過4年教育后就去當礦工,務邊的錫礦業曾經輝煌一時,我的生活也有改善,但后來錫礦業沒落,我便轉行養雞了。

21歲那年,我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現在的太太,並在交往后結婚,以前的年輕人戀愛過程是很單純的,現回想起都覺得好笑。

甜酸苦辣的日子,我都試過,也活過來了,唯深烙在我心中的,是村民很團結,無論白事治喪或紅事喜慶,村民都會來幫忙,感覺很溫馨!

新村小檔案
(1)1890年務邊已有第一間法庭,該庭主胡柏軍官在新村創辦首個務邊馬會(Gopeng Cymkhana)供殖民地官員打馬球及賽馬作為休閒娛樂。馬來先賢續取名為“拉灣古打”(Lawan Kuda)。

(2)拉灣古打新村也有“老虎村”之稱,據說,新村未開發時是森林地帶,曾有人見到老虎出沒,就此取名。

(3)還有一個傳說,指日治時期,日軍飛機在新村降落,華裔村民將它稱為“飛機場”。

迄今,拉灣古打已有119年歷史,總人口有1萬3000人。

*特別鳴謝:務邊文物館管理委員會秘書彭西康提供資料*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