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选错系,入错行?笔迹揭露心迹

选错系,入错行?笔迹揭露心迹 2005/11/25 13:48:21
报道: 萧晓慧 摄影: 王宥文/受访者提供

西方国家在16世纪出版第一本笔迹与个性研究书籍;在中国西汉时期,文学家杨雄曾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可见西方与东方人皆认同“笔迹乃心迹”,书写手迹可揭出主人翁的个性。

我们经常听闻时下一些大专生抱怨选错科系,不但读得辛苦,成绩也不理想,熬不下去决定转系;也有一些人工作了一段日子,对工作性质感到厌倦,萌起转行念头,却不懂该往哪个行业发展,这时候若有“明灯指路”该有多好!

心存懊恼的不仅是选错系、找错工的学生、打工仔而已,聘错员工的老板雇主也很头痛!马来亚大学(UM)软件工程系副教授胡秀育博士曾阅读过《今日美国》(USA Today)一篇报道,文中就强调“不要雇用没有通过笔迹分析程序的员工”,原来是很多公司聘请不适合的员工后,发生了人力流动问题,造成公司必须长期刊登征聘广告,增加开销。

电脑计算解析

如果能够结合笔迹学及职业性向的理论,通过先进的电脑科技计算解析,让现代人更了解自己的个性,提早规划生涯,就不会有蹉跎岁月的遗憾。抱着这样的想法,胡秀育和3名学生综合佩吉曼恩笔迹理论(Peggy Mann’s Theory)及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John Holland),设计了“笔迹——职业性向测验电脑分析系统”。

胡秀育与学生李美盈、李顷溢及洪碧君,费尽心血设计的“笔迹与职业性向电脑分析系统”,在“2005年多媒体超级走廊——亚太资讯工艺奖”(MSC-APICTA)中,荣获“最佳大专生计划(软硬体)奖”及马来西亚创意及设计协会(MINDS)国际发明博览会(ITEX)金牌!

胡秀育说,大家并非特意为了参赛才研究,事情的起源是附属于马大电脑科及资讯工艺学院的软件工程系学生须在最后学年完成一项电脑软件编写程序,以获得9个学分,研究计划由讲师提出建议,学生自选主题。

后来上述3名学生对“笔迹与职业性向电脑分析系统”感兴趣,先后联络胡秀育。当整个编写程序工作完成后,胡秀育觉得学生的设计特别,内容呈献具有一定的水准,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才决定报名参赛。

胡秀育说,过去一年,她与学生不断的研究和改进笔迹分析系统。“我们在白纸上写下英文小写字母,如:a、f、g、i、o、t、y;然后将纸张输入电脑扫描,30秒后就会有解答。”从字迹分析结果,我们可知道自己是属于现实型、传统型、企业型、研究型、艺术型或社会型的格性,计算系统也会列出合适的工作领域。

询及为何只选7种字母时,她解释,根据佩吉曼恩笔迹理论,上述几个字形的线条容易作分析,如“g、y”是分析字迹尾部线条,“a、o”呈圆度、“t”则突出字迹顶部,每个字形都代表不同的个性与性质。

搜集字体样本

她说,整个系统的研究过程尚算顺利,最花时间应该是搜集本地人手写字体样本(sample),佩吉曼恩笔迹理论有很多字迹样本,但并非全部适合使用。

“外国人与亚洲人的英文字迹有别,最初我们存入太多非大马人一般写的字体,导致分析系统运行得很慢,为符合国情,我们开始到处搜集本地人的字体样本,最后选择6种最普遍的字形写法。”

“现阶段我们只研究字体,如果要增加准确性,则要从其他的项目着手,如倾斜度、字体大小、清晰度、写字速度等。”

胡秀育表示,除了设计程序,他们在设计问卷时也下了功夫,因为首次的问卷列出太多问题,占了受访者很长的时间,工作队伍唯有再三修改,经过筛选后将问卷内容集中在四个部分。

“最后一项是调查问卷的重点,我们让受访者写出对测验结果的感想,从中获知笔迹分析系统的准确性,目前我们已搜集100份以上的问卷,准确性高达70%。”

胡秀育将会带着这项发明代表我国到印尼厘岛参加的“国际亚太资讯工艺比赛”。

同事一语惊醒胡秀育 发明作品应造福社群

胡秀育的第一份得奖佳作,是在2002年与学生设计的“大马手语电脑辅助教学”软件,当时荣获“最佳大专生计划(软硬体)奖”。

她说,当时该教学系统以2D卡通动画程序为主,主角类似日本漫画《小叮当》里头的大雄,不过,同事却认为卡通画面可能只吸引小孩的目光,成人会觉得较孩子气。

“同事的意见改变了我的想法,因此决定将教学系统修改为3D程序,并列入学生最后一年的研究报告题目之一,现有12名学生负责这项修改工程。”

她说,各领域的研究工作者都希望他们的发明可以惠及普罗大众,其中又以社会科学性质的发明涉及层面最广泛。

胡秀育大部分的作品也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她希望手语电脑辅助教学软件修改版完成后,捐献给聋哑学院供教学用途。

她说,本地缺乏聋哑人士学习软件,目前,她与“聋哑之父”陈叶合作,设计手语电子词典辅助教学软件,希望可以帮助聋哑人士学习,普通人也可使用。

未战岂能认输

严师才能出高徒,胡秀育不讳言她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但条件却很简单:她只要求尊敬师长、学习态度正确,就可成为她的工作伙伴。

条件并不苛刻,可是还是有学生的态度让她失望。“我曾向硕士班学生透露这项计划,他们认为这项建议太难,其中一人更直说,这些计划根本不可能做到,我心里很纳闷,怎会有未战先认输的学生啊?”

“虽然有难度,那也得先尝试才下定论。若你先有了负面想法,计划注定会失败。学习上遇到难题,学生可先请教导师,大家一起讨论解决,不要老是自以为了不起。”

对于笔迹学电脑分析系统能获奖,胡秀育感到十分光荣,因为大专生比赛项目通常由硕士班学生夺标,这次学士生可以得奖,对学生及胡秀育来说,无疑是一大肯定。

“他们三人都充分发挥团结精神,每每发生程序故障,他们都积极找出问题根源,从来没有放弃,亦将海报设计得很美观。”

她补充,参展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因为现场的评审将提出各种问题,学生必须即时回答,同时可以搜集其他人的意见,再提升作品素质。

她表示,学生进行最后一年研究报告的同时,也能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如在编写电脑程序前,学生必须熟读佩吉曼恩笔迹理论及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资料。

参与“大马手语电脑辅助教学”计划的负责学生则必须懂手语。胡秀育曾经为学生安排两天手语课程,并邀请陈叶讲课。

精通多语文自我增值

从学士至博士学位,胡秀育都在马大完成。她双主修中文及数学系学士学位。

“读中文系时,我的确是想当老师,虽然现在也是教书,身分却换成软件课程讲师,世事真的难以预料!”

她当年是为了照顾年老的父亲而放弃进修教育系。为免被分配到外州教书,她选择电脑学文凭课程。这一读让胡秀育对电脑产生浓厚的兴趣,她在1989年考获电脑学硕士,1992年开始在马大担任讲师,2000年再考获电脑学博士学位。

她认为,只要有兴趣,能够掌握数学,发挥逻辑思维,就能攻读电脑学系。

除了母语,胡秀育也精通日语,从大学时期她就修读日语,毕业后继续到日本大使馆上课,并考获日语教师训练证书。

她表示,学日语仅是兴趣,并没多想掌握日语会带来什么好处。她曾成功申请到国际电脑化合作中心(CICC)的赞助费,在2002年及2004年到日本参加研讨课程,也曾荣获大马日语演讲比赛亚军,到日本旅行一个星期。

“中文系及日语背景令我对编写许多电脑程序更有概念,我时常鼓励学生要多学其他语言,为自己增值。”

really?

说得头头是道。。。 [s:12]

花红到手后的季节!
[s: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