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休二日到十八丁去吧! 神遊 漁鄉 碳香

在太平外圍的靠海地帶,有個十八丁漁港,擁有不平凡的歷史背景,十九世紀,太平發現了豐富的錫礦,很多華人礦工,從檳城搭船出發,在此上岸,來尋找收入的突破。幾次的馬來王族加華人幫會內戰,十八丁成了封鎖太平錫礦出口的戰略要塞。其中一次戰爭,義興幫牢牢控制了十八丁,把太平的海山派,圍困了一年多之久。在檳城的海山總部黨魁,向英國殖民政府投訴,老謀深算的英國人,夾著保護海峽僑民的藉口,趁機介入干涉馬來半島的內政。

當歷史的煙硝逐漸遠去,在下靜悄悄的旁贊北大道的Changkat Jering出,往太平的方向,到了新板(simpang)十字路口,右邊轉向太平,左就是通往(Matang)和十八丁的路口。

在馬當村口,左方有汔眼的白色大屋,原來是錫米博物館,由國家博物院管理,里面展示了當年太平發現錫米,拉律戰爭和馬來土酋抗英的事跡。

再往前走,馬路兩側高聳和壯觀的紅樹林,在迎接我們的到來。看見右邊紅樹林管理局的告示牌,轉進去看看,管理局在紅樹林里建築了一座展覽廳,講解紅樹林的由來和管理經驗。跟著環繞紅樹林的小徑走,可以看見林林種種的紅樹林樹種。如果想進一步親近紅樹林,可以預早安排在此的生活營地留宿。

十八丁保留了全西馬最大範圍的紅樹林,這里的紅樹林不止大,樹種也特別高,非常壯觀。管理局分區砍伐和翻種樹林,一次種植循環是20年。這種奇特的樹林,是保護海岸和生態的天然屏障,它擁有吸受和釋放水分的功能,因此在平衡氣候和土壤保護方面至關重要。它是魚蝦的產房,候鳥的驛站,和人類的守護者。南亞海嘯後,很多人才發現紅樹林對土地和人類的保護功能,但是,很可惜西海岸大部分地區的紅樹林,已經被靜悄悄消滅了,變成了水產養殖場,或者滯銷的屋業地段。

共有兩三百種水產,鳥類和動植物,住在十八丁。全國最大型的鸛嘴翡翠鳥(Storkbill Kingfisher),軒昂的站在靠近河岸的樹梢上,在陽光下綻放錠藍色和橙棕色的光芒,特長的紅喙,是它的標志。中午時分,到十八丁鎮上,左邊靠近警察局的那一排住家,從屋邊的狹窄的木橋,通往屋後的河邊,看到成群的老鷹在盤旋,他們是白頭栗身的栗(Braminy kite),浮羅交怡碼頭的大型老鷹塑像,和它同宗同種。向熱情的村民討點臭魚,往河中拋,它們輪流俯沖下來掠食;真奇特的喂鷹經驗,更神奇的是不需要乘船出海和付費。

街上一塊老舊的石牌,驕傲的展示著十八丁輝煌的過去,這裡曾經擁有全馬最早的火車站。石牌上寫著的Portweld,是十八丁的老名字。太平盛產錫米的時代,錫米就是從太平運到這裡上船,送往檳城提煉。

燒炭•古老行業延續百年

從鎮上走回來時路,過了左邊的紅樹林管理局,右邊一些長屋,較下車窗,聞到一陣碳香撲鼻,原來已經抵達碳窯了。古老燒炭行業,在此延續百年。砍伐的樹干,用船載來,剝掉綠色的樹皮,露出紅色的內層,切割成標準的長度,層層整齊排列在半圓形的窯爐中,用黃泥將窯口密封,日夜要人看守火勢,一個月後開窯,紅色的樹干,變成了巨大的黑炭。

碳在日韓等國非常受到重視,有些日韓商家,在此收碳加工,制成碳精,除臭劑和除潮劑等產品,銷回國內。來到這裡,不妨和窯主討點碳油和碳塊,把碳油往垃圾桶滴熇w,異味全消,十八丁人愛把碳塊放在家裡,據說可以減輕電器的輻射。

吃在十八丁

十八丁盛產八爪魚和九節蝦,在舊火車站招牌對面的小販市集,就可以享用新鮮九節蝦炮制的福建蝦面,便宜又美味。充滿魚村風味的亞參叻沙,配料簡單樸素,但是遠遠聞到魚湯,就讓在下口舌生津,口水差點流出來。配著紅豆沙較成的紅豆水,炎熱的下午,心中泛起了一陣泌涼。

街場還有一家著名的海上海鮮樓,位于渡頭樓上,可以一邊觀賞壯闊的紅樹林美景和享用海鮮,真是真正的’海鮮樓 '。不妨試試這里的清蒸海泥海泥鰍,他們有本事把這種肉滑但帶有泥腥味的海魚,弄成清新鮮美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