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義山走過107年 從雜草叢生到還原原貌


金寶華人義山這幅墳地屬於第一代義山區,可看見不少單碑墳墓。


金寶華人義山內增建了涼亭,讓清明時節到來掃墓的孝子賢孫,有個歇息的地方。


金寶華人義山入口處聳立有高高的牌樓,這一帶屬於第二代義山區。


建於1988年的八角靈骨塔,可安放超過9千個靈位。


一眼望去,義山內擁有不計其數的歷史悠久墓地,反映了祖先南來謀生的歷史。


走入義山,可看見不少設計和造型特別的墳墓。


增龍總墳是金寶華人義山內佔地最廣的鄉親總墳。


金寶華人義山內仍保留著用木柴火化的火化爐。


房亞勝(左起)、柯偉民和楊炳輝,分別為金寶華人義山小組的副秘書、秘書和財政。


金寶華人義山內設有一個讓民眾放生的放生池,池水來自源源不絕的山水。

早期先賢遠渡南洋,預知返鄉遙遙無期,落地生根之餘,也就地設立了百年歸老的安身之地──義山;管理義山的委員會,也成了最早成立的華社組織之一。

義山除了讓子孫安葬至親,更重要的是,也讓後代慎終追遠,源遠流長傳承優良的華人傳統孝道。

金寶開埠超過百年,金寶華人義山也存在了超過百年;而義塚真正的開發日期難於查考,然而根據現有的記載,1906年便已有金寶人在義山購置塚地,這個人是當年的金寶名人李田秀。

走過107年歲月的金寶華人義山,近年來已從雜草叢生,慢慢被修剪還原義山原貌,先人的墓碑在遠處也能清晰可見。

柯偉民:義山年代無從查考

金寶華人義山總務柯偉民說,在李田秀購置塚地之前,金寶義山便已有先人的墓碑,惟因年代久遠欠缺文獻記載,而無從查考。

他指出,5年前,金寶華人義山雜草叢生,樹木也長滿山坡。後來義山小組利用所獲得的香油錢,花了數年時間,慢慢將有如人一般高的雜草樹木清理。

隔三四個月清理雜草

“我們也將原有的梯級修復和加建,每隔一段路便塔建休息亭,建立地下水道疏導造成土地鬆軟的山水等,避免了泥土崩瀉。”

他說,5年前只在每年清明節前清理一次雜草,如今每隔三、四個月就清理一次。

“清理雜草和維修設備,是委員會的基本工作;經過重修後,接下來的工作是注重環境管理,包括美化和維持。”

不曾向先人後代收管理費

在過去5年來,重修工程和環境管理耗費不少,但大部份經費來自後代子孫所捐的香油錢,以及售賣墓地或骨灰塔靈位所得。

柯偉民說,所賣出的墓地價格只分兩種,那就是2千500令吉的自選墓地和2千令吉的排位墓地;前者是家屬根據風水挑選,後者是根據管理層的排位。

他指出,金寶華人義山至今未曾向安葬在此的先人後代,徵收任何的管理費用。

“因此我們希望當地民眾熱心捐獻香油錢,畢竟不少工程花費,都是來自香油錢。”

佔地400英畝霹最大義山

金寶華人義山佔地約400英畝,柯偉民相信金寶華人義山是霹靂州內佔地最大的義山。

除了自家祖墳或親人墳墓,金寶華人義山也有不少族姓總墳,包括區內12個會館皆在此設有總墳,其中佔地最大的是增龍會館總墳。

柯偉民指出,早期安置總墳的用意,是將早期孤身南來謀生,晚年去世的無主孤魂聚集在一個墳地。

“以前南來的祖先,許多都是只身到來打拼,無親無故,死後即被和同樣處境的同鄉葬在一起,讓後人拜祭。”

他說,其實在金寶華人義山內,也有不少後代子孫不再來掃墓的墳墓,通常管理層會協助打醮超渡。

為窮後人提供免費靈骨塔

現今不少華裔已不再執著於“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已開始將離世親人的遺體火化後,安放在靈骨塔內。

在金寶華人義山內,設有一棟建於1988年的靈骨塔,主要是為了應付逐漸飽和的葬地,共有9千個靈位;在過去24年來,扣除了賣出去的靈位,目前只剩下3千餘個而已。

柯偉民指出,金寶華人義山內也有提供火化服務。如果有後人無法負擔墓地費用,委員會也會提供免費的靈骨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