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士匹靈助抗癌專家吁勿亂服

英國牛津大學週三公佈研究論文,指每天服用1小片阿士匹靈,可顯著降低患癌風險,並減少癌細胞擴散機會。

研究員建議英國政府,為處方阿士匹靈防癌制訂指引。英國衛生部發言人稱,鑑于阿士匹靈的潛在好處和風險,當局正研究如何確保公眾安全服用。

但很多醫學專家均認為,研究結果有待進一步證實,現階段民眾不應隨意服用阿士匹靈防治癌症。

牛津大學羅思韋爾教授的研究團隊,分析51個關于阿士匹靈藥效的研究,數據涵蓋7.8萬名志願者。結果發現,每天服用阿士匹靈者,3年后患癌風險比服用安慰劑(無藥效對照劑)的志願者低近25%。若連續5年每天服用,死于癌症的機會更降低37%。

有專家指出,牛津的研究原本只是探討阿士匹靈對預防心臟病的效益,將數據用于防治癌症的效用,可能出現偏差。

有醫學專家更警告,正常人服用阿士匹靈防癌可能增加內臟出血風險,而健康人士最佳的防癌辦法是戒煙、適量運動及均衡飲食。

很多人都知道,“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但也許你還不知道,一天一阿司匹靈,原來不但防癌,更可治癌!

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對阿司匹靈(Aspirin)進行了大規模研究,涉及51項實驗、追蹤超過7萬7千名病患,本要研究阿司匹靈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卻意外發現阿司匹靈不但可預防癌症,甚至有助治療癌症。

其中一項研究發現,病患每天服用低劑量(75至300毫克)阿司匹靈長達3年,患癌風險比沒服用的減少25%。

若日服連續5年,可令癌病死亡率降低15%;若日服連續5年以上,更可令癌病死亡率降低37%!

另一項研究則分析了英國大量病例,發現病人若每天服用阿士匹靈,平均服用了6年半,罹患食道癌的風險降低75%,而罹患結腸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腺癌的風險,亦降低46%;即使確診患癌,防止癌細胞擴散至其他器官的風險亦會降低36%。

這兩項研究結果互相呼應,即阿司靈可防癌治癌,分別刊登在權威醫學期刊《刺血針》(The Lancet)和《刺血針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上,立即震動醫學界。領導2項研究的牛津大學臨床神經病學教授羅思韋爾解釋:“阿司匹靈可將癌細胞擴散的機率減少40%至50%。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醫學術語‘遠端轉移’(metastasis)所指的癌細胞擴散,是癌症奪命主因。現在,每5個服用阿司匹靈的癌症患者中,保守估計有2 人可成功防止癌細胞擴散,這顯然是很大的益處。”他又說,阿司匹靈不但是癌症患者的靈丹妙藥,防癌效果也非常顯著,尤其對食道癌和結腸直腸癌特別有效。

阿司匹靈具副作用專家不建議亂服

生產成本低的阿司匹靈,是很多人止痛時的救命仙丹,後來發現它可預防中風或心臟病等心血管慢性病,如今更證明可防治人類頭號殺手癌症,研究結果令醫學界相當鼓舞。但羅思韋爾呼吁民眾,千萬不要純粹為防癌而擅自濫服阿此藥。

許多專家也警告,現階段的研究結果尚不足以建議民眾服用阿司匹靈來預防癌症,且阿司匹靈可導致可導致胃潰瘍、腸道內出血、腎病或耳鳴等副作用,因此,應在專業醫療人士平衡風險後才用藥。有醫學專家更警告,正常人服用阿司匹靈防癌可能得不償失,可能增加內臟出血風險,因此,健康人士最佳的防癌辦法是戒煙、適量運動及均衡飲食。

阿司匹靈可抑制血小板

科學家認為,阿司匹靈的效用從預防心臟病、血管疾病,到防癌治癌,相信與其可降低血小板(platelet)的凝血功能有關。

科學家認為,癌細胞可依附在血小板上,並隨血液游走,擴散到其他部位,而阿司匹靈能抑制血小板,正好起防癌治癌的作用。

也有分析認為,阿司匹靈可修補損毀的脫氧核糖核酸(DNA),令癌細胞“自殺”,在病變早期有助“防患於未然”。

知道多一點阿司匹靈的由來
●阿司匹靈其實是商品名稱,指的是乙醯水楊酸(acetylsalicylic acid)。
●中國人古時會咀嚼柳樹皮作退燒及止痛。至19世紀,西方科學家從柳樹皮中提煉出其藥效成份水楊酸。1898年,德國化學家霍夫曼以水楊酸加工,成功合成出乙醯水楊酸。翌年德國拜爾(Bayer)藥廠正式生產此藥,命名為阿司匹靈。德國一戰戰敗後,拜爾被迫放棄阿斯匹靈的商標與專利,讓各國廣泛生產。
●全球每年生產約1千億粒阿司匹靈,每粒成本約4仙
●阿司匹靈主要透過遏止前列腺素產生,減低痛感神經的敏感度,達致鎮痛效果;它可用作退燒、消炎、抗風濕、治療中風、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和腦退化症等,曾被形容為“萬靈藥”。
●1980年代,阿斯匹靈被揭與罕見的致命疾病雷爾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有關,可致腦部及肝臟受損,甚至死亡,不應讓幼兒服用;它也被指容易引發腸胃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