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32兆礦藏 引國際角力

因戰火貧困30多年的阿富汗,其實坐擁產值約32兆元台幣的礦藏。美國國防部內部文件記載,阿富汗地底銅、鋰、金、鐵、鈷等礦藏豐富,鋰藏量足以與目前產量大國玻利維亞匹敵。然而,阿國缺乏礦業開發基礎,若無他國支援,難全面量產。
《紐約時報》昨報導,與阿富汗專家聯手勘驗的美國地質調查局人員認為,阿國有許多前所未知的礦藏,其量之大、之多樣,足夠讓其經濟甚至戰事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躍升為世界主要產礦國,而且在獲利前即可吸引國際資金。美方表示,勘驗結果已向阿國總統卡賽(Hamid Karzai)簡報。

中國得標美國不爽
阿國國民生產毛額120億美元(約3865億元台幣),目前經濟仰賴生產鴉片、走私毒品及靠美國為首的工業國家資助。儘管礦產收入能成為未來的經濟骨幹,但也會有負面影響,如伊斯蘭激進組織「神學士」可能為重新掌權加強戰事。
再者,世界銀行雖協助阿國制定了國家採礦法,但此法尚無判例,中央與地方一旦出現所得分配糾紛,恐爭端不斷。此外,求礦若渴的中國可能繼2007年標下阿國洛迦省銅礦開採權後,持續競標,最終掌握礦產,這將讓美國不爽。阿國礦藏量產除技術面外,國際角力是另一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