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古羅曾有“泥牆屋” 老村民的集體回憶 走進雙溪古羅


雙溪古羅村牌背後地標是形狀像吉隆坡塔般的蓄水池。


雙溪古羅新村雖小,當地華小也有本身的校友會會所。


雙溪古羅村內的糕檔。左起莫美蓮、周燕玲和曾楓惟。


雙溪古羅華小一路走來有教無類栽培人才。


雙溪古羅村民注重健康,傍晚一起練習太极18式。


雙溪古羅大聖宮廟是村民的精神寄托所在,旁為大禮堂。


村民栽种的木瓜樹,果實累累。


雙溪古羅村民烹煮的當地四大名菜之一:豬腳酸,令人垂涎。


雙溪古羅村民烹煮的當地四大名菜之二:清蒸“走地雞”,顯得特別。

大家都很好奇,“泥牆屋”到底是一种怎樣的房屋結構?原來那是一種茅草屋頂、泥砌牆壁的新村屋子!

在金寶附近的雙溪古羅新村,就曾經擁有不少這樣的屋子;雖然它已逐漸走入歷史,成為了村中長者的回憶,但還記得,這村子曾因此被稱為“泥牆屋”。

老一輩村民已陸續離逝,幸好他們在生時,斷斷續續地向子孫們陳述了他們那一代的生活面貌,也流傳下“泥牆屋”的口述歷史。

張亞鳳等述說歷史變遷

前任村長張亞鳳、雙溪古羅華小董事長潘寶侖和校友會會長蔡英全,向星洲日報述說了這個村子的歷史變遷,以及它的發展風貌,“帶領”大家走進雙溪古羅。

緊急時期散居華人聚集

在當年實施緊急法令時期,英殖民地政府把一些散居“新路”(亞亦君令)、太平雙溪羅丹、玲瓏和宋溪等地的華人,逼遷到這裡來建村居住。初時約有15所屋子,村民人口約有80名,全部都是華裔。

他們當年搭建屋子的材料,一半是從原住房屋拆下運來,部份由當局提供,建起的主要是板屋和鋅片屋頂。

新村面積40英畝

雙溪古羅新村土地面積40英畝,一般房屋的面積是60呎乘60呎,擁有60年地契。

60年代的地价是每所約60令吉;80年代的地价約為150令吉;進入90年代的地价是2千450令吉。

目前村內建有170餘所房屋,其中約20所的居民已外遷,留下空屋,人口約有600名,高峰期的人口一度達到830人,華裔佔了99%,只有一戶印裔居民。

村民務農為主

雙溪古羅村民以務農為主,目前栽种的水果,主要是水蓊、木瓜和芒果。

村民的樹膠園如今已紛紛翻种成棕油樹,樹膠園已所剩不多。

60至80年代,也有很多村民栽种木薯,種植面積估計達到1千英畝以上;當年這裡也曾擁有有兩家薯芊廠,分別是宗興薯廠和南勇發薯廠。

當地年輕人多不選擇村內的傳統務農工作,一般上都到吉隆坡和新加坡闖天下;也有少數“跳飛機”到美國、英國、澳洲、日本和台灣工作。

80年代曾有7錫礦場

雙溪古羅位於靠近金金寶的近打河流域,80年代有7座錫礦場,分別是丰年錫礦、廣福隆錫礦、鴻發錫礦、永裕錫礦、錦坤錫礦、澳洲錫礦和生吉錫礦,但今都已不存在了。

其中鴻發錫礦和生吉錫礦,曾先後發生土崩,分別造成1名和3名礦工被活埋壓死,譜下了礦場工人的悲歌。

在雙溪古羅周圍,當年也有多達8艘鐵船開采錫米,其中3艘鐵船的開採範圍一度“吃”進新村土地,另一艘則“過”了新村路。

英政府紮營隔離馬共入侵

1950年,也是馬共最活躍的年代。有些村民去割膠,一去就沒有回來。當年叫“馬桐橋”半路的原始森林,靠近萬岭一帶是馬共黑區。

由於馬共在靠近雙溪古羅的甘文汀油棕園一帶森林出沒,在成立新村後,英殖民地政府村口附近駐扎了一個軍營,監視村民的活動和隔離馬共的入侵。

當年,全村都被鐵絲网圍住,村民一起吃大鍋飯,出入的時間受到限制。

80%村民接受贈地

1952年政府規划土地,開出條件提供土地給有耕种和已成家的村民,並於1960年正式頒發給每戶3英畝土地。

村民獲得的土地是“水芭”,村民必需走5公里路程才到達;加上是水芭,當年又沒有機械輔助,部份無能為力的村民因而自動棄權。因此,最後只有80%的村民接受贈地。

大聖宮寶誕歌舞團表演

早期,當地有4家雜貨店,現在則有3家。村內有一座大聖宮廟,每年農曆八月十六千秋寶誕舉辦歌舞團表演慶祝。

目前雙溪古羅華小有68名學生,它創校於1952年,當時在咖啡店設臨時校舍,有50名學生,不久後遷至現在的校址。

成本高農藥貴種植業受衝擊

由於成本高農藥貴,加上市場競爭劇烈,當地芒果的種植面積由高峰期的約100餘英畝,減至現在的20至30英畝。

村民種植木瓜的面積也是一樣,從高峰期的約200英畝減至現在70至80英畝;水蓊種植業也是面對的問題。

90年代村民多數种蔬菜,現在主要已改种棕油樹。早期高峰時期,一天收割8至10噸蔬菜,今日只剩下這數量的幾巴仙而已。

70至80年代,村民以做礦工和割膠為主。

六七十年代僅靠1發電機

60至70年代沒有電供,村內只有一台發電機,電供從晚上7時到早上7時為止。這情形一直持續到1978年5月,才獲得正常的電流供應。

同年8月,村民也獲得了提供正常水供,解決了村民面對的日常生活問題。

村名由來

“角落頭”演變成“Kroh”

雙溪古羅(Sungai Kroh)村名由來,原來也有一段古。當年在有村名前,從金寶到雙溪古羅的距離是10公里,在抵達這村前,沿途有兩條河,每逢雨季都會河水滿溢發生水災,把通往這兩地的道路淹沒。

早期來往兩地的村民,都會用客家話說:“兩條河的‘角落頭’(意指角落)水災,不能通行。”“角落頭”這句話叫久了,自然而然形成了馬來語音中的“Kroh”,村名前的Sungai則是指這兩條河。結果,馬來村名Sungai Kroh被音譯成“雙溪古羅”。

你知道嗎?

泥漿鋪蓋屋子

在雙溪古羅,“泥牆屋”是地地道道用泥漿鋪蓋起來的屋子;它主要以稻草根莖和雜枝包札成牆狀,再從爛泥地挖出具粘土質的泥漿,一層又一層覆蓋在上面,待曝晒干透後,便很堅固耐用如石牆般。

那些年從中國南來謀生的先賢,輾轉抵達雙溪古羅,建起了這類簡陋的栖身之所。在中國梅縣僻壤,還有這種遺跡。

1952年開闢新村前,在雙溪古羅入口附近的馬路旁,還可看到兩所“泥牆屋”,可見它在闢村前便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