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头条| 国旗扣章| 从小培养爱国情操 没毛病 区别对待政策 请摒弃 全民归属感靠双向奔赴

(怡保3日讯)爱国情操应从小培养,但政府更应摒弃区别对待的政策,让全民真正产生对国家的归属感,这才是爱国教育的根本!

扣针式的扣章,让家长担心其安全隐忧。(受访者提供)

扣针式的扣章,让家长担心其安全隐忧。(受访者提供)

政府早前宣布,所有隶属于教育部的学校及教育机构的学生,须在4月21日于校服上佩戴“辉煌条纹”(国旗)扣章,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对此,霹雳州华教人士及家长持不同见解,多数反馈认为,爱国情操应从小培养与灌输,而非透过强制或惩罚性措施推行,否则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引起反感与抗拒。

教育已发布指南,阐明学生需在校服右侧佩戴国旗扣章。

教育已发布指南,阐明学生需在校服右侧佩戴国旗扣章。

同时,也有声音指出,国民的爱国意识与情操,取决于政府是否在政策上公平对待各族与全民。当人们在教育、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感受到公平与公正,自然会对国家产生归属感,进而愿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受访人士认为,爱国情操应从小培养与灌输,而非透过强制或惩罚性措施推行,否则可能引起反感与抗拒。(档案照)

受访人士认为,爱国情操应从小培养与灌输,而非透过强制或惩罚性措施推行,否则可能引起反感与抗拒。(档案照)

此外,也有家长担忧,佩戴扣章可能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对年幼的小学生而言,因自控能力较低,若使用带有扣针设计的扣章,如不慎脱落,尖锐的针头可能刺伤孩子,加上扣章容易遗失,增加了管理上的困难。因此建议,将扣章改为布质设计,透过缝纫固定于校服上,或改为扣子或夹子,这将更加安全。

霹雳州董联会总务黄志伟指出,政府推行的爱国教育措施引起不同反应,部分人认为,过度形式化的措施未必能达到理想效果,应该多举办能真正提升爱国意识的活动,也有者认为此举可让学生更早认识国旗及其背后的意义,从而增强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

“然而,部分民众则怀疑,这类措施能否真正改变政府机构内部的歧视问题,例如小拿破仑动辄对非巫裔国人发表排外言论的情况,这些问题才是影响国人爱国情操的关键。”

黄志伟

黄志伟

黄志伟:爱国情怀取决于公平政策

霹雳州董联会总务黄志伟说,董联会的立场认为,国民是否爱国,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国家政策是否公平对待所有族群。

他说,长期以来,政府推行的部分政策,如固打制、经济与教育优惠政策等,导致不同族群在机会与资源分配上产生不平衡,这让部分非土著国人产生了“被区别对待”或“被剥削”的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单方面要求学生培养爱国情操,却不从根本上检讨政策,难免产生矛盾,因此政府若真心希望国民爱国,应当从根本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让所有族群都能享有同等的机会与权利。”

黄志伟强调,所有在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的人,对国家的认同与爱护是毋庸置疑的,即便部分人因各种现实因素选择移民,也并非易事。

他说,爱国不应只是口号或形式上的活动,而应从国家的公平政策、社会的包容氛围及人民的实际福祉中自然萌生。

“政府若要真正提升国民的爱国意识,应当从制度上确保所有族群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与待遇,让所有国民都能发自内心地认同与热爱自己的国家。”

他补充,在国人教导孩子爱国的同时,政府也应有足够的勇气与诚意,在政策上作出调整,以确保所有族群都能感受到公平与尊重,真正实现全民的团结与爱国精神。

江顺进

江顺进

江顺进(下霹雳韩江公会会长)
政府要求学生佩戴国旗扣章 ,尽管爱国教育至关重要,但真正的爱国精神不应停留在形式,而应体现在教育质量的提升,例如改善校园设施、加强学术培养、深化文化素养,而非在这些“芝麻小事”上为难学生。

真正的爱国,是让孩子们通过教育掌握知识与能力,成长为国家未来的栋梁。

叶志强

叶志强

叶志强(怡保三才华小副董事长)
若政府强制学生佩戴国旗扣章,并对未佩戴者施加惩罚,恐怕会弄巧成拙,因为爱国情怀应当源自内心,而非外在的强制要求。

相比之下,若政府采取“自愿式”做法,让学生自由选择是否佩戴,或许更为恰当,也更容易被接受。作为家长,我愿意鼓励孩子佩戴,但不会强迫。

爱国不应只是形式,而应体现在日常行为中,而爱国精神不仅是学生的责任,更是全民应该实践的价值,即便不佩戴国旗扣章,也不代表不爱国。

在日常生活中,爱国行动可以透过许多方式展现,例如维护环境整洁、爱护公物、尊重他人、礼让等,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才是真正的爱国体现。

陈棋祥

陈棋祥

陈棋祥(美罗中华二校家教协会主席)
爱国应该是不分时日的行动,而不是仅在国庆日或独立日前后,才大量悬挂国旗或举办各类国庆活动。

真正的爱国精神,应该从教育基础做起,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爱国价值观,如果仅仅依赖强制佩戴国旗徽章来达到培养爱国情操的目的,恐怕难以奏效,因为如果学生不了解其中的意义,这只会沦为形式。

虽然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已表明,不会对未佩戴国旗徽章的学生进行惩罚,但各校规定不一,仍可能衍生出执行上的问题。

例如,若学生的徽章遗失或损坏,应如何处理?由学校提供补充,还是需家长自费购买?这些问题都应事先考量并加以厘清。

尽管佩戴国旗徽章已是既定政策,学生自然会遵从,但其中涉及的种种细节,仍值得政府深入探讨与思量。因此,政府在推行任何措施或政策前,必须经过周全、宏观且长远的考量,避免仓促执行,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其实,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每周的周会上,学生都需背诵《国家原则》,这也是培养学生认识国家与提升爱国意识的重要方式。

徐淑嫣

徐淑嫣

徐淑嫣(家长)
对于政府这项宣布,我基本上没有太多意见,因为政府“一时一样”已是常态,我家上学的孩子,黑鞋、白鞋、黑袜、白袜都一大堆,对于政府各种新宣布,我已麻木。

但是,在国旗扣章这件事上,我更在意的是其安全隐忧,因为孩子自控力尚低,如果扣章的扣针不慎打开,将可能伤人也伤己。

我之所以有此忧虑,主要是孩子幼儿园的校徽就是扣针式的,有时会忘了扣上、洗衣忘了除下、容易弄坏衣服,也容易遗失,非常头疼。

徐淑嫣曾试过自行磨钝甚至剪掉孩子幼儿园校徽扣章的针头,只是为了确保孩子安全。(受访者提供)

徐淑嫣曾试过自行磨钝甚至剪掉孩子幼儿园校徽扣章的针头,只是为了确保孩子安全。(受访者提供)

同时,扣章的扣针也非常尖利,我也曾试过自行磨钝甚至剪掉针头,只是为了确保孩子安全。

对此,我唯一的意见,就是将国旗扣章配予扣子或夹子,而非扣针,以提高其安全性;不过,如果可以改为布质设计,缝制并固定在校服上,那就更好了。

2025-04-03T01:37:00Z
source link:霹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