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26日讯)从市中心大巴刹迁往都拜的都拜巴刹操作至今3年,巴刹近期又浮现一箩筐的基本设施弊病,贩商面对共7项主要的基设问题,带来不方便及危险忧虑,冀望太平市议会正视及尽速解决。
基设主要问题包括多个水沟盖破损、巴刹内空气闷热、摊子没电插座、厕所4间变2间不够用、地面过度湿滑易滑倒、四周没路灯照明及部分路面沙石不平坦。
小贩曾就巴刹基设问题,今年初向太平市议会反映,要求解决,但事隔数月迄今没下文,问题悬而未解。
都拜巴刹面对基设一箩筐问题,小贩冀获当局尽早解决。
本报记者针对巴刹基设问题,走访贩商了解情况,小贩也希望通过报章的报导,引起当局及人民代议士关注。
小贩指去年巴刹的周边排水沟洋灰盖已陆续破损,如今已至少5至6个沟盖洞,形成危险陷阱,分分钟发生路人踩空意外,后果可大可小,虽已下情上达,但问题久久没下文。
小贩建议当局安装大风扇在巴刹内,以驱散闷热空气,营造通风凉爽的舒适环境给小贩和顾客。
鱼贩伍文福指着沟盖洞口,威胁安全。
小贩提到,都拜巴刹有超过百名各类小贩,但每个摊子并没有电插座,有需要的小贩需各别向国能申请安装电插座及拉电线在摊子,目前仅有数摊小贩有申请安装,其他贩商都没安装而不方便。
小贩说,巴刹起初有4间厕所,分别男女厕各2间,勉强可应付需求,但早前不懂为何,当局拆除其中2间厕所,如今仅剩下2间厕所,结果不够使用,对人有三急者造成不便。
巴刹厕所从4间变2间,小贩申诉不够用。
小贩也希望当局关注巴刹其他基设问题,并采取行动解决,包括地面过度湿滑非常危险、四周没路灯照明,以及部分路面沙石不平坦等等,让贩商及顾客有良好水平的巴刹可使用。
巴刹外走道地面湿滑及生青苔,容易滑倒。
沙石路面经常积水,造成骑士及步行者不方便。
伍文福
■伍文福(鱼贩)
巴刹一排沟渠洋灰盖陆续有5至6个破裂损坏,形成危险洞坑陷阱,不久前曾发生一名罗厘搬货员不慎脚踩沟洞而跌伤,一段时间无法工作。
小贩暂时以桶盖及篓筐遮堵沟洞,以免有人踩陷阱,也向市议会投诉部门反映问题,但迄今数月仍没下文。
摊位没电插座,需自行申请电插座及拉电线供电。
巴刹没有安装大风扇,空气闷热,尤其从早上10时开始至下午时段,令贩商及顾客不舒适,希望可以安装大风扇。
巴刹未提供电供插头给每个摊子,只让有需要的贩商自行向国能申请安装插头及驳接电源使用,如果每个摊子都提供电插头就会更加方便。
颜顺吉
颜顺吉(鱼贩)
过去在大巴刹营业时,市议会清洁工人每天清洗巴刹地面,但搬来都拜巴刹后,工人只清洗巴刹周边地上,却没清洗巴刹内的地面,贩商须自行动手清洗,因此希望恢复以前的做法。
都拜巴刹在起初建有4间厕所(男女厕各2间),但早前却未悉何故,4间厕所变剩2间(男女各1间),原本都不够用了,如今剩2间厕所更加不够用,人有三急时真不知如何是好。
洪俊文
洪俊文(菜贩)
巴刹四周边都缺乏照明灯光,在清晨时分相当漆暗,对到来开摊做生意的小贩非常不方便,希望可以安装路灯改善情况。
巴刹四周的柏油路面铺设不完整,一些空间只是碎石路面,也有积水的低凹路面,对停放摩哆的骑士及步行者造成不方便,希望可以一并铺上柏油。
赖顺吉
赖顺吉(豆干什货贩商)
巴刹走道地面相当湿滑,尤其日久下生青苔,不时有民众滑跌,希望当局可采取行动解决。
大巴刹在重建后,整个建筑设计已不同之前,不太适合再做巴刹,本身选择继续留在都拜巴刹,也希望都拜巴刹一旁增建的新巴刹可以尽快完工,让干湿巴刹分开营业将更好。
巴刹四周缺乏路灯照明,清晨及晚上对小贩操作不方便。
2020年10月(不夜天公市小贩)及2022年初(巴刹各类小贩)先后迁出大巴剎,其中,不夜天公市20余名小贩迁往太平洗衣坊空地暂时营业迄今,而百余名各类小贩则搬至都拜临时巴刹,以让路大巴刹重建工程展开。
如今随着大巴刹重建完工后,都拜临时巴刹内70%小贩却表明不愿迁返大巴刹,继续留在都拜巴刹,都拜巴刹因而成为永久巴刹,市议会在其一旁空地耗资近100万令吉,增建一座新的巴刹建筑,一旦建好,巴刹将区分干湿巴刹,新建好巴刹将成为鲜鱼、鸡肉及肉类巴刹。
大巴刹预计4月重新启用,将邀请霹雳苏丹殿下莅临开幕,过后,不夜天公市小贩就能迁返大巴刹。
大巴刹2座建筑物的设计保留古式风格,并将转型为类似吉隆坡中央艺术坊,其中,建于1884年的建筑作为开放礼堂,供出租举办活动,以及展示一些历史文物与旧照片,建于1885年的建筑则作为销售中心,由小贩售卖纪念品、旅游产品等。
2025-03-27T09:57:00Z
source:霹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