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在东西大道开车,对驾驶人士更具挑战。
(宜力2日讯)因一场夺走15名大学生性命的车祸悲剧,导致已有42年的东西大道(JRTB),近日再度引起社会关注。
专家指出,这条1982年7月1日启用道路,设计已不符合现代交通安全需求,促请政府尽速升级及加强道路设施,确保驾驶者安全。
东西大道由已故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提出构想,并于1970年代开始动工,历时15年完成。此道路全长超过120公里,横跨霹雳州宜力与吉兰丹州日里,穿越冕登及蒂蒂旺沙山脉,地形多弯曲、狭窄与陡峭,向来以高风险路段著称。
政府拨出5500万令吉提升东西大道,包括安装385盏路灯、重划道路标线及使用“路面状况评估法”(PCA)识别需优先维修的区段。
《马新社》吉兰丹州主任莫哈末诺依宽在专题报道撰写到,6月9日,15名返校途中的大学生在东西大道发生严重车祸罹难,事件震惊社会。
专家认为,此事故反映该路段设计与安全措施,已无法应对现今交通与气候挑战,急需全面检讨与升级。
其中,马来西亚国防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黄彩萍(译音)指出,东西大道原本是为1970年代低车流设计,已难以承受如今激增的车辆与重型运输负荷。
“原始设计已过时,建议增设上坡车道与慢车道,在适当路段拓宽路肩,以减少对原始结构的压力。”
她亦建议,在战略地点增设休息与服务区(R&R),目前整条大道仅有一个蒂蒂旺莎山脉休息及服务区,对使用者而言设施严重不足。
已有42年历史的东西大道设计已不符合现代交通安全需求,专家促请政府尽速升级及加强道路设施,确保驾驶者安全。
提倡以智慧交通减事故
国民大学土木工程系高级讲师拿督诺依兹博士,则提倡运用智慧交通与天气预警系统,以降低事故风险。
“系统可即时通报暴雨、浓雾或土崩情况,帮助驾驶者调整速度与路线。智慧导航更能预警急弯或斜坡,提升驾驶者应变能力。”
他举出纽西兰Arthur’s Pass与美国Blue Ridge Parkway的做法,包括装设即时天气预警、弯道安全镜与坚固护栏,并透过教育与低速限政策,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东西大道车祸频传,对使用该大道的驾驶人士压力不小。
可参考瑞士日本等措施
博特拉大学道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罗德华博士(译音)也指出,瑞士、日本与挪威的道路安全措施,值得参考。
他表示,瑞士使用自动雾侦测系统,可即时在电子看板显示浓雾警报并调降速限,事故率降低30%。
“日本在日光Iroha-Zaka山道装设巨型凸面镜、自动警示灯及震动地面,事故率自2015年起下降35%。”
他说,挪威的Trollstigen山路设计为S形,迫使驾驶者自动减速,并设置高效排水与透明护栏,平均每年仅2宗重大事故。
专家认为,15名大学生车祸死亡,反映东西大道的设计与安全措施,已无法应对现今交通与气候挑战,急需全面检讨与升级。
建议设弯道气候警示
工程部长拿督斯里阿历山大南达林奇早前宣布,今年政府已拨出5500万令吉提升东西大道,包括安装385盏路灯、重划道路标线及使用“路面状况评估法”(PCA)识别需优先维修的区段。
对此,国民大学土木工程系高级讲师拿督诺依兹博士进一步建议政府在工程设计中,纳入升级排水系统、高风险区加设照明与护栏、使用耐气候铺面材料、定期进行道路安全审核、设立电子气候预警与危险弯道警示系统。
他认为,道路安全不是单一工程问题,而是需整合设计、科技与教育的长期策略。
来源:中国报
2025-07-02T16:00:00Z